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文化

桑耶寺历史简介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桑耶寺又名存想寺、无边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的扎囊县桑耶镇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山下。

桑耶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佛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称作三样寺。桑耶寺现有50多僧人。

历史沿革

桑耶寺的全名是“贝扎玛桑耶敏久伦吉白祖拉康”,藏文含义为“吉祥红岩思量无际不变顿成神殿”。

8世纪末,时任赞普的赤松德赞笃信佛教,他将印度的两位佛教大师寂护和莲花生迎请至西藏弘扬佛法,并决定为他们修建一座寺院。

据《桑耶寺志》记载,公元762年,赤松德赞亲自为寺院举行奠基,历时十二年建造,到775年终告落成。由于有传说在初建时,赤松德赞急于想知道建成后的景象,于是莲花生就从掌中变出了寺院的幻象,赤松德赞看后不禁惊呼“桑耶”(意为“出乎意料”、“不可想象”),后来就把这一声惊语作为了寺名,于是该寺也就因国王一声惊语而被命名为桑耶寺。

桑耶寺落成后举行了盛大的开光仪式。赤松德赞又从唐朝、印度和于阗等地邀请来僧人住寺传经译经,并宣布吐蕃上下一律遵奉佛教。因此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具备佛、法、僧三宝的正规寺院,在藏传佛教界拥有崇高的地位。

9世纪中叶,吐蕃禁止佛教传播,桑耶寺也遭到封禁。10世纪后期重新开放后,这里遂成为宁玛派(红教)的中心寺院。萨迦派统治时期,对该寺进行过修葺,并派遣僧人住寺,此后就形成了宁玛、萨迦两派共处一寺的局面。

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极为重视桑耶寺古建筑和寺内文物的保护工作,曾拨给专款进行维修。1962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将其列为全区要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布局

桑耶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寺庙的平面为椭圆形,按佛经中的世界构造进行了布局,似一长形院落,占地面积约2.5万平米。桑耶寺是以古印度波罗王朝在摩揭陀所建的欧丹达菩提寺为蓝本兴建的,虽然后世因为火灾而多次重建,但建筑格局始终保持了初建时的风貌。

整个寺院的布局,是按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的结构布局设计而成,是依照密宗的曼陀罗建造的:乌孜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须弥山,大殿周围的四大殿表示四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太阳、月亮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两殿,寺庙围墙象征世界外围的铁围山;主殿四周又建红、白、绿、黑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邪魔,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围墙四面各设一座大门,东大门为正门。

宗教活动

煨桑节

煨桑节是藏族特有的宗教活动,一般在夏季五六月举行。藏族煨桑仪式一般在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婚丧嫁娶,旅途安全,祛病延年等场合举行。煨桑的起源要追溯到古象雄时期,雍仲本教幸饶弥沃如来佛祖从象雄到了工布(林芝),在这里初转法轮,并传下了煨桑的方法。

煨桑是藏族最盛行的一种宗教仪式,用松柏叶、坎巴花、糌粑以香料点燃祭神。“桑”本意为“清洗、消除、驱除”等净化之意。煨桑时,先将柏树枝放置桑炉内点燃,然后再撒上些许糌粑、茶叶、青稞、水果、糖等,最后再用柏枝蘸上清水向燃起的烟火挥洒三次。

煨桑者要口诵真言。经上说,本尊护法等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只要闻到桑烟之香味便宛如赴宴,藏语称其为“智萨”(即食味)。所以僧俗民众总是到寺院、山顶煨桑祭神,给神灵以供养,给自己以精神解脱。

金刚神舞

桑耶寺的宗教节日和宗教舞蹈非常古老。每年藏历1月10日跳金刚神舞,11日跳经藏会供金刚神舞。藏历5月15~16日又跳金刚神舞,17日再跳经藏会供金刚神舞。藏历1月10日黎明,桑耶寺僧人和周围群众使登上屋顶向东凝望,传说这天莲花生大师要骑着太阳的第一道金光重返西藏。

接着跳金神舞,一千二百多年前桑耶寺的首建者藏王墀松德赞、大堪布菩提萨埵、密法师莲花生的形象都要出现于舞台,主角还有莲花身的8个化身。经藏会供金刚神舞是当年墀松德赞的王位继承人牟尼赞普在桑耶寺设立的四大供养之一,从遥远的古代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堆顿曲巴”节也是由僧人扮演神舞的表演者,届时桑耶寺两位最凶猛的护法神白哈尔神王和赞玛热赞王都要出场。白哈尔和赞玛热赞王都要出场。白哈尔和赞玛热出场时,后边紧跟着100位咒师、100位比丘、100位魔女、100位武士组成的方队,狰狞威猛,令人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