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人物

贝多芬的爱丽丝是谁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6

每当贝多芬的音乐响起,那浪漫的旋律,总会让很多人陶醉其中。《致爱丽丝》是贝多芬众多知名作品中最负盛名的一首,每每欣赏,心中总会泛起思思爱意。

这首《致爱丽丝》在后世人们的改编后加入了海浪省,海鸥的叫声,舒缓的节奏让人仿佛沉浸在爱的海洋里。创作出这样一首富有爱意的钢琴曲的贝多芬一生都没有结婚,你相信吗?事实上,将一生的时光都献给了钢琴乐的贝多芬确实没有结过婚,那么“爱丽丝”又是谁呢?

关于贝多芬的名曲“致爱丽丝”中的女主角爱丽丝的原型,可能有以下两种说法:

第一种,时间回到19世纪初,已经年近40的贝多芬还没有结过婚,一个偶然的机会贝多芬收了一名女学生,这位女学生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这位学生对音乐的感悟非常强,和贝多芬配合的也十分默契,基本上符合贝多芬的择偶标准。渐渐地,在教与学中,贝多芬对特蕾泽产生了好感。

交往渐渐深入之后贝多芬为她写了一首《巴加泰勒》。巴加泰勒意思就是“小玩意”。贝多芬在这首小曲的旁边,备注了“献给特蕾泽”的字样。据说,贝多芬再为特雷泽创作这首曲子的时候,贝多芬正在遭遇听力的迅速恶化,但是两人默契的合作最终还是完成了乐曲的创作。

让人遗憾的事,由于不为人知的原因,两人最终还是没能走到一起。再后来,这份乐谱一直保存在特蕾泽那里,就连贝多芬逝世后,别人为他整理作品也没能将其归入其中。多年以后,特雷泽也去世了,有人在整理特蕾泽玛尔法蒂的遗物时,发现了这首曲子。1876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时,出版方错将《献给特蕾泽》写成了《献给爱丽丝》,从此,爱丽丝之名响彻世界,特蕾泽倒无人知晓了。

第二种说法,1807年,一位14岁的小女孩伊丽莎白罗克尔跟随哥哥来到维也纳演出交流,小伊丽莎白极高的音乐造诣和活泼可爱的性格很快就被贝多芬所接纳,成为他身边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不过,阴差阳错,伊丽莎白最后还是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虽然两人没在事实婚姻上走到一起,但是两人平时依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显然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这种说法在音乐界被广泛流传,人们认为爱丽丝就是伊丽莎白罗克尔的原型人物。

关于贝多芬心目中的“爱丽丝”还有其他一些说法,但是以上两种说法是目前较为可信的说法,大量的事实证据也向人们展示了"爱丽丝"在贝多芬心目中的分量,但爱丽丝到底说谁,估计也只有贝多芬自己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