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文化

水族的丧葬习俗是什么样的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6

水族的丧葬习俗主要特点是:禁忌繁多,厚葬、隆祭、久祀。水族丧葬集中体现了祖灵崇拜、神灵崇拜、自然崇拜的信仰文化内涵。

同时,丧葬又成为水族传承孝道和祭祖礼仪、调整人际关系、提升血缘氏族凝聚力、交流社会知识的重要活动。水族的厚葬,并不体现在随葬、陪葬物品的贵重与多寡,而是反映在制作石棺坟墓、大型墓碑的建造方面。这种现象远远超过相邻的周边民族。

在过去的50多年间,水族地区的石棺墓和大型墓碑被毁了大多数。目前,仅余下三都县引朗石棺墓、荔波县水浦石棺墓等两个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水族石棺墓有二、三层,外形与干栏住房结构相似,并雕刻有精美的花鸟鱼虫及人物故事等图案。水族丧葬的隆祭之风,还表现在为死者举行的各种盛大而复杂的吊丧“开控”活动,有的称为“砍利”。

吊丧活动规模大小,往往依据孝家经济实力而选择“小控”、“中控”、“大控”和“特控”。

特控又称“控腊”的规模最大,过去只有大户人家才能担负得起。水族大多数地区吊丧要忌浑吃素,以鱼主祭品,奉献牺牲男丧重马及水牛,女丧重水牛及猪。丧葬吊丧活动,有条件的要吹芦呐、跳舞、唱歌、演花灯、耍龙舞狮、制作各类纸扎的旗幡伞盖等,客观上成为水族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交流、男女社交、聚会娱乐的重要活动。

过去,水族地区有“人死饭甑开”之说,吊丧期间无论是谁来到,孝家都要供给饭菜接待,或让来者在吊丧场中的谷桶里任意取用糯饭充饥,开销颇大。

为了消除丧葬活动中低沉的气氛,都匀套头的水族男女青年有用蓝绿黑等冷色调颜料打花脸戏耍的习俗。水族丧葬的久祀,体现逢上清明节要扫墓,逢年过节或家里遇到重大红白喜事,要为亡灵举行祭祀活动。

三年守丧过了之后,还要举行隆重的除服活动。尽可能为亡人立碑纪念,是水族悠久的传统习俗。水族地区遗存的众多石棺墓、楼阁碑墓,就是这种遗俗的见证。水族过分重视吊丧活动,过去有些家庭为其所累,借债勉强支撑,结果人劳财散而一蹶不振。

由于丧葬活动集中地反映了水族社会伦理道德观念,信仰世界的生死观与鬼神观,也反映了从祭祖中寻求永生和纳福发展的功利目的,因此成为集中传承孝道和社会知识的重要实践活动,成为禁忌最繁多、礼节最繁冗的民俗活动,也成为民间运用水书、锻炼水书先生的绝妙机会。

鱼是大多数水族地区的图腾崇拜物,在祭祀祖先和丧葬活动中,鱼的圣物角色尤其显得突出。当有人过世,首要大事是通知氏族成员忌荤吃素。水族吃素,只忌禽畜兽类的油肉,不忌水产鱼虾之类,而以鱼为最珍贵的祭品和待客的佳肴。

吊丧食素,既表示对死者的哀悼缅怀和对孝家的尊重与同情,又是维系氏族情感、增强和提升氏族凝聚力的重要标志。

因此,有用面粉拌和植物油制成鱼虾蚌蟹的水产类模型祭品,有的还以活鱼祭祀墓穴,有的要将鱼卵撒在新坟封土上等习俗。鱼是水族的图腾,鱼卵象征水族后裔兴旺发达。今天的子孙,就是明天的祖宗。

死与生,老与少,环环相扣,生生不息,把家庭兴旺和民族昌盛的美好愿望,都贯穿在丧葬的活动之中。水族重土葬,还分浅葬、假葬、深葬,以及杜绝恶性遗传的倒罈葬等。随着社会的进步,水族地区丧葬活动逐步呈现不择吉下葬,而以亡人过世三、五天为葬期的新局面,而且丧仪逐步简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