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亮迁都燕京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位期间,因战争繁忙,并未修建宫殿。第二代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继位后,于1124年命汉人卢彦伦主持修建都城。
都城的格局是集当时辽、宋风格于一身。大金朝上京城的建治,大致采取近似中轴线、近似均衡和近似对称的手法,规划街道里坊,营筑宫室官邸,使上京城为中国宋元时期最北部的都城大邑,也是金朝第一都。虽然大金上京会宁府已经成了大片的农田,但从残存绵延11公里的的古城垣、至今仍伫立在水田间的点将台等遗址上,仍可想象800年前金上京的繁华与兴盛。
金代共四个都城,上京会宁府是金朝第一个都城,1153年海陵王迁都燕京(今北京)是金朝第二个都城,称金中都,金朝第八位皇帝宣宗于1214年迁都南京(今开封),金在蒙古军的进攻之下迁都开封,又迁都蔡州,公元1234年,蒙古军攻下蔡州,金朝灭亡。金上京会宁府皇城午门址,是唯一仅存的一处门址。
正当上京城向前发展时期,金朝内部发生了宫廷政变,主要原因是,金熙宗在位后期因为酗酒造成酒精中毒,胡乱杀人,引起了朝中众臣的不满。金熙宗继父之子完颜亮利用这个机会,联合亲信亲手将金熙宗杀死,自立为帝。
海陵王继位后,为了缓和继弟杀兄、臣弑君的“同室操戈”这个矛盾,就以上京会宁府偏于东北一隅、物资运输与公文传递有违误等理由,将京都迁往燕京(今北京市)。
金灭北宋后,与南宋划准为界,占有中原和中国北部的疆土。金朝威服高丽、西夏等国,所辖地域广袤,而首都却偏于东北一隅,物资运输与公文传递多有违误,使节往来艰于行旅,致使政令无法及时畅达内外。
与此同时,上京远在东北不仅在治理国家上问题多多,也会造成金朝的政治形象一直保持为外来的塞北胡族征服者,而非完颜亮所一直追求提倡的中华正统王朝,因此中原汉人和汉化契丹人的民心很难归心与完颜氏,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带来的问题会对国家的稳定有着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则是上京会宁府的宫殿楼阁、佛寺道观、市井街巷,无不留有金熙宗风行君主制的痕迹,金上京皇族的怀旧和睹物思人,极容易形成一呼百应的政治气候,给完颜亮这个以杀兄夺位的帝王带来灭顶之灾。
因此,完颜亮一方面想通过迁都,通过分化、分治、溶化的过程达到完全解除女真守旧贵族的组合力与反抗力,来确保自己的皇位安全,而另一方面,此举也为未来厉行汉化,并彻底确定金朝中原正统而再次向南迁都至洛阳做好一定的准备。
完颜亮的迁都意向一表露,立即遭到女真贵族的强烈反对,但他还是取得了多数朝臣的支持,便积极地做迁都的准备,他命卢彦伦等人,在燕京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和改建,历时3年燕京皇城建完。
又以都城“僻在一隅,官艰于转输,民艰于赴诉”为由借以摆脱反对派的牵制,于天德五年(1153年)让女真贵族们离开白山黑水间的上京来到燕京,改燕京为中都,府曰大兴,此举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女真的封建化及与汉族的融合。
在迁都燕京后,海陵王为了不留有金熙宗奉行君主制的痕迹,完全解除女真皇族组合力与反抗力,来确保自己的皇位,于正隆二年(1157年)下令毁上京。
正隆二年(1157年)八月,完颜亮下令撤销上京留守司衙门,罢上京称号,只称会宁府,派吏部郎中萧彦良来会宁府督办,毁掉了旧宫殿、宗庙、诸大族宅第及皇家寺院储庆寺,接着把它夷为平地,听任耕种,不留任何痕迹。
同年八月,海陵王下令撤销上京留守衙门、罢上京称号,只称会宁府。海陵王迁都、毁上京后,使上京会宁府不再有往日市井繁荣的景象。
-
上一篇: 垂沙之战的历史背景
-
下一篇: 1759年1月25日:罗伯特·彭斯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