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人物

项羽的三个战略失误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公元前207年十月,刘邦的西征大军开到了咸阳郊外的霸上,接受了秦王子婴的降表。数月后,项羽在河北坑杀了二十万秦军,然后挥军西进,打破函谷关,驻军鸿门。

范增劝项羽,说刘邦以前贪财好色,现在都入关了,却秋毫无犯,看来他志向不小,必须抓紧干掉他。

但在鸿门宴上,项羽放过了刘邦。很多人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上,说这是项羽的战略失误。但在我看来,这根本谈不上是战略失误。

项羽的三个战略失误

战略是什么?是从全局出发,来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和布局。战略的目标是长远的,规划是宏大的。

而到此时,项羽的战略目标已经实现了:秦国已经不复存在,天下诸侯已经臣服于他。刘邦在宴会之上用近乎于谄媚的举动证明了他的弱小。

他想杀刘邦,是怕刘邦的强大;现在刘邦已经如此渺小,杀之何益?所以,项羽没有杀刘邦,没有任何问题。

之后,他也没有试图自己登基为帝,而是很正确的将各部诸侯全部分封为王。因为在此时,他如称帝,那么就是天下之敌。反过来,用封王的方式安抚各部诸侯,则有利于他慢慢蚕食——事实上,他分封完毕之后,就找借口把他亲自封的韩王给干掉了。

在我看来,一直到此时,项羽都没犯下任何战略性的错误。

包括他分封的方式,也基本没什么问题:

他把三个秦朝降将封在他们自己的老家,这是示之以恩;他把英布封在自己身边,来帮自己看守南方。

至于黄河以北,他玩了一招洗牌的游戏。把原有齐、赵、燕三国给分割打散,把原来的齐王、赵王、燕王给封到小地方、苦地方,让他们原来的手下当正牌的诸侯。

他这种分法好听点叫洗牌,不好听点叫找事。

但我猜想,他的目的就是希望这几个诸侯打起来,然后他便可以趁势北进,借机将黄河之北的地盘收到自己囊中。

之所以说基本没什么问题,是因为他唯一的问题就是把刘邦封到了汉中。这是他犯下的第一个战略失误。

项羽的三个战略失误

道理很简单:既然怀疑刘邦有夺取天下的志向,不把刘邦封到眼皮子底下看起来,反倒把人家封到千里之外的巴、蜀,那里的确是穷山恶水,可刘邦如果真要造反,你能及时反应?

在企业管理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让自己觉得恶心的问题。可问题就是问题,你不解决它,它不会自己跑掉。既然发现了问题,就抓紧面对并且解决掉它,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而被封到汉中的刘邦,却做出了正确的战略决定:反攻关中。

此时,按照项羽原有的设想,河北开始大乱,他已经进入河北平乱。但战略失误的恶果也显现出来了:他无暇分身照顾关中。

结果刘邦兵出函谷关,击败魏国,占领洛阳,然后攻破徐州。

老天给了他一次机会。他回兵救援,以少胜多,大败刘邦。

可此时,他又暴露出了第二个战略失误:他亲自追击刘邦到荥阳城下,与汉军相持。

而刘邦则又一次做出了正确的战略决定,派韩信攻打魏国,经略河北。

刘邦明明知道自己打不过项羽,刘邦也很清楚黄河北岸的魏国大将不堪一击。可他仍然派出了自己隆而重之册封的大将军韩信去河北,自己则留在荥阳直面克星。

因为他知道,自己就是项羽的靶子。他只要能把项羽绑在荥阳城下,北边的韩信,南边的英布,还有项羽屁股后面的彭越,迟早会给他一个惊喜。

所以说,视界决定眼界,胸怀决定格局。

在这盘以天下为枰的棋局之上,刘邦执黑先行,直接还定三秦,开了一个好头。然后借势东进,抢占中原,并且以天下之名讨楚,趁虚攻入彭城。

项羽的三个战略失误

虽然说随即就被项羽打了一劫,仓惶退入荥阳,但他又一手置韩信于河北,盘活了河北的局势;另一手以随何策反英布于淮南,为自己争取了几个月的时间。

可以说,到现在为止,刘邦是着眼于天下在布局,但项羽却在被动地争夺着一城一地之得失。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人聚焦一点,有人聚焦一地。聚焦,固然让自己沉下心来,能在一点或一地做得最好,甚至成为经典。可市场是变化的,走不出去自己眼前的世界,迟早会被眼前的世界淹没。

项羽第三个战略失误,则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他没有可用之人。

河北平乱,他自己率军进入齐地,结果刘邦趁虚进犯彭城;他自己回援彭城,结果齐国再反。他好不容易拿下荥阳,结果后方彭越截他粮道;他击败彭越,结果刘邦趁虚夺回荥阳;他回来再下荥阳,又夺成皋,结果彭越又截他粮道;他留下曹咎守卫成皋还击彭越,可刘邦又把曹咎给干掉,夺回成皋。

就在他来来回回地疲于奔命间,韩信已经攻破赵国,说降燕国,轻取齐国,平定了河北全境,彻底迂回到了他的大后方。

也就是说,在荥阳和成皋两城的不断易主间,他已经陷入到了汉军的大包围之中:前有刘邦,后有彭越,老家彭城被灌婴拿下,英布也再次取得淮南之地,再次被封为淮南王——这次是被刘邦所封。

身为一个集团的最高领导,项羽是可悲的。真的是他手下的将领无能吗?我看不是!

他曾以数万之军,尽破章邯数十万大军;现在又以三万之兵,破刘邦五十余万大军。

项羽的三个战略失误

这里面除了他自己指挥有方之外,士卒勇武也是重要的原因。同时,也能说明他手下的将领并非都是酒囊饭袋之辈。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手下硬是没有涌现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将领。为什么?

韩信向刘邦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时,很客观地指出:项羽有万夫不挡之勇,对待属下也很平和仁爱,关怀备至。但是,他从来不相信属下的能力,所以不懂得放权,不会培养第二梯队,没有自己的中坚力量。

勇冠三军,只是匹夫之勇;恭敬慈爱,只是妇人之仁。

在我看来,项羽是专业型人才,而刘邦则是业务型人才。

做专业出身的人,在管理上都有一种毛病,那就是总觉得下属不如自己做得好。所以无论什么事情,都要亲自搞定,养了一堆下属,只能站在旁边替自己叫好。

结果只能是自己疲于奔命,下属唯唯诺诺。

关键是,他这样把自己累得像狗一样,下属也未必感谢你。

所以,造成项羽没有可用之人的原因只有一个:他没有培养人的意识。

而刘邦则不然。我相信,当年曾仗剑赴大梁的刘邦决非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曾与项羽并肩作战的刘邦更非无能之辈;与项羽在荥阳、成皋一线对峙两年的刘邦也不是没有领军之能。

但他要反攻关中,让曹参率军;要经略河北,有韩信带队;要劝降英布,命随河前行;要稳固后方,由萧何坐镇;有难决之事,问张良出谋;有困惑之思,请陈平划策。

项羽的三个战略失误

曹参、灌婴、周勃、夏侯婴、樊哙等人先天就会打仗吗?不是的,他们是被一仗一仗磨砺出来的。

可遗憾的是,项羽手下的龙且、钟离眜、季布等有名将潜质的大将,在自家老大勇武形象的照耀下,失去了独挡一面的机会。

事实上,项羽犯的这三个战略失误,恰恰是一个好的战略规划最基本的三个方面:目标战略、规划战略和人才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