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海会的传说
耍海会又叫“捞尸会”,是云南洱海沿岸的白族人民在每年农历八月八日都要举办一次传统的耍海盛会。“捞尸会”这一名称则是和它的传说故事有关。
关于此会,民间有三个传说故事:一是大理、下关一带则相传为纪念打捞南诏时期除蟒救民葬身海底的民族英雄段赤诚;二是从邓川到喜洲一带,相传为纪念打捞南诏时期投入猕苴河殉节的柏洁夫人;三是为了纪念洱海黄木龙战胜黑龙。
传说一
相传,南诏时期,点苍山的马耳峰下出了一条大蟒。它或潜伏山涧,张口吸气,把人畜吸入血盆大口中,或潜入洱海,兴风作浪掀翻船只,弄得苍山洱海的百姓不得安宁。南诏王召集文武百官商议除蟒办法,文官武将皆策手无束,最后只好张榜招募勇士杀蟒。
段赤诚是点苍山下的石匠,他心地善良,力大无比,武艺高强。他听说恶蟒危害百姓,人人自危,便决心为民除害。于是,他前去应诏,揭下了榜文。他深知只身与恶蟒搏斗,势必有去无回。但为民除害,亦死得其所。于是,他想出了与恶蟒同归于尽的妙计:他手提宝剑,背上捆扎24把钢刀,刀口都涂上了毒药。
这天傍晚,正当恶蟒又在洱海兴风作浪时,段赤诚驾船迎着狂风骇浪冲了上去,挥剑与恶蟒搏斗。当他精疲力竭时,恶蟒张开血盆大口把他吞进肚里了。这时,他拼了全身最后的力气,在恶蟒肚里翻滚着,用手中的宝剑左戳右刺,背上的钢刀更把恶蟒的五脏六腑割得稀巴烂。恶蟒终于被除掉了。岸边的老百姓为了安葬段赤诚,大家纷纷驾船出海,把飘浮湖面的恶蟒尸体拖回岸边,剖开蟒腹,拣出段赤诚的遗骨,安葬在点苍山的马耳峰下。
民间传说杀蟒英雄段赤诚救民殉身之后,成为灵帝,和白族的其他两位传说里的民族本主神“建国皇帝”和“保安皇帝”,合称白族“三灵”,永享白族民间烟火祀奉。为了纪念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们将蛇骨烧成砖头,在段赤诚墓地上建起一座大塔。同时,每逢段赤诚下洱海杀蟒这天,远近百姓便仿效当年驾船抢救段赤诚尸骨,纷纷驾船出海,遂成流传到今天的耍海会。
传说二
剑川县白族则传说,蒙舍诏主火烧松明楼,害死五位诏王以后,又施淫威,强迫邓贼诏主之妻柏节夫人为妾。柏节夫人坚贞不从,于六月二十五日跳海身亡,沿海群众闻讯,纷纷划船赶去打捞尸体。以后年年举行打捞活动,渐成为一个节日。洱源县的白族则在七月二十三日开耍海会。届时,白族儿女身着盛装,分别在洱海、剑湖上,赛龙舟、唱戏、对歌、放河灯。
传说三
相传过去洱海里有条凶残的大黑龙,年年兴风作浪,涂炭人民。聪明智慧的白族人民雕一条黄木龙,放进洱海去同黑龙决斗。两条龙在洱海中展开了恶战,白族人民聚集在岸上为黄龙呐喊助威。黄龙斗累了伸出头来,大家一齐扔去馒头:黑龙伸出头来,大伙丢下石头。于是黄龙越斗越强,黑龙又饥又乏,被咬得遍体是伤,慌忙逃往漾濞江。从此,海水外泄,风平波静。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每年到了这一天,白族人民身穿盛装,撑起花伞,从四面八方乘船或步行赶来耍海。
在耍海的日子里,洱海里白帆点点,岸上人山人海。人们只起唢呐,唱着《大本曲》,对着调子,舞着霸王鞭,跳起仙鹤舞,尽情欢乐。同时,举行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活动,龙舟一般用洱海里大型的木船改装而成,在长约十米,宽约三米的风帆上,披红挂绿、张灯结彩。桅杆上扎有五颜六色的“连升三级”的大斗,并拴上铜锣,尾舵上竖有松枝,船舷上画着叱咤风云的“黄龙”和“黑龙”,中间镶嵌一面圆“宝镜”。随着一声号令,各村寨的龙舟竞发,人们唱着赛舟调,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上一篇: 中国电影金鸡奖的由来及规则
-
下一篇: 风花雪月有什么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