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事件

古代财神是怎么来的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在民间,除了赵公明外,另有三位历史人物被尊为财神:

一是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他忠耿正直,反对纣王暴虐荒淫,被纣王开膛取心,即着名的“比干剖心”故事。民间传说他没了“私心”,所以办事公道。

二是范蠡,他本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谋臣,使“美人计”,助勾践灭吴复国,完成霸业。但他意识到越王“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于是隐姓埋名,四海经商,最后定居陶邑(今山东定陶县),人称“陶朱公”。他经商发过大财,又尽散其财。

三是关羽,本是三国时蜀国大将。小说《三国演义》中,他身陷曹营,不为金银、美女、利禄所动,最后“挂印封金”而去;明清时期,他巳被视为忠义千秋、威力无比的“伏魔大帝”、“关圣帝君”。近代商家,将上述四人分别尊为“文财神”(范蠡、比干)、“武财神”(赵公明、关羽)。

除上述几位外,民间供奉的财神还有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其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

还有一些地域色彩很浓的财神,如旧时扬州邗沟大王庙,供奉吴王夫差和汉代吴王刘濞。夫差开邗沟,刘濞“煮盐东海,铸钱铜山”,对扬州历史开发做过贡献,所以也被当地人当财神供奉。五显财神信仰则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

在各路财神中,名气最大的是赵公元帅赵公明。民间所供赵公明财神像皆顶盔披甲,着战袍,执鞭,黑面浓须,形象威猛。周围常画有聚宝盆、大元宝、宝珠、珊瑚之类,以加强财源福辏之效果。

《辞海》上说:“财神,相传姓赵名公明,秦时得道于终南山,道教尊为‘正一玄坛元帅'。亦称赵公元帅赵玄坛,秦时避乱,隐居终南山。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坐骑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传说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求财如意。”

《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上说:“俗祀财神为赵公明,亦称赵公元帅,赵玄坛。相传为终南山人,秦时避乱,隐居终南山。精修得道,能驱雷役电,除瘟剪疟,去病禳灾,买卖求财,使之宜利。神像头戴铁冠,一手举铁鞭,一手持翘宝,黑面浓须,身跨黑虎,全副戎装。......俗以三月十五日为神诞,祀之能令人致富。民间奉祀,或于正月初去财神庙敬祀,或在家迎接财神贴子,或在店堂由人装扮的财神登门。”

在晋代以前,赵公明和财神一点儿也不沾边,他只不过是天帝手下的一员大将,专司冥间职事,是勾取人命的。到隋唐时期,赵公明的权力增大了一些,成为“瘟神”,如《列仙全传》中就说他为八部鬼神之一,专行下痢,散毒啸祸,暴杀万民,祸害人间。唐宋及其以前诸书如干宝《搜神记》、《真诰》、《太上洞渊神咒经》等,都把赵公明描绘为五瘟之一。

刘继兴考证,直至元代成书明代略有增纂的《道藏·搜神记》和《三教搜神大全》,始称赵公明为财神。《三教搜神大全》卷三云:“赵元帅,姓赵讳公明,钟(终)南山人也。自秦时避世山中,精修至道。后在道教神话中成为张陵修炼仙丹的守护神,玉皇授以正一玄坛元帅之称,并成为掌赏罚诉讼、保病禳灾之神,买卖求财,使之宜利。故被民间视为财神。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

不过,赵公明成为财神的初期,知名度并不高,他是靠明代通俗小说《封神演义》的大肆渲染描绘,才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的。在《封神演义》中,赵公明原本是峨眉山罗浮洞中的一位仙人,被商纣王的太师闻仲请去助商抗周。赵公明法力无边,曾把姜子牙集团打得落花流水,后经姜子牙的师父元始天尊出手,才灭掉了赵公明。

姜子牙灭商后,在封神台上大封诸神,也封给赵公明一个神位: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他的职责是率领部下四位正神,迎祥纳福,追逃捕亡。赵公明的职守为“迎祥纳福”,他的部下为“招宝”、“纳珍”、“招财”、“利市”(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迩益),统管人间一切财富。赵公明成了名副其实的财神,正是从这时开始的。

赵公明由凶神发展为财神,并非是偶然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民族文化心理。古代中国人历来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就连造神,也挑选有劣迹的神去充当财神,这恐怕多少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财”“利”的轻视。

加上封建社会流行无商不奸的俗念,上层社会认为经商者的地位低贱,财神爷也自然就门庭冷落。及至明代中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言利不再为人耻笑。商品经济长足发展,财神爷的地位也就随之大大提高。而且,经商本身带有较大的冒险性,商人们也需要求助于神灵的“帮助”,使精神有所依托,这才是财神爷大受追捧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