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事件

古代如何制冰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自古以来人们降温似乎都是用冰,可是古代没有冰箱怎么办呢?智慧的古人就利用硝石来制冰,而后这种技术才传至国外。

在掌握制冰技术以前,古人多采用窖冰作为夏天冷食的材料,让下人们在冬天把冰取来,贮存在地窖里,到了夏天再拿出来享用。窖冰也是一种旧时传统岁时风俗。亦称“藏冰”。我国北方夏日暑热,冬日结冰,故有于冬季藏纳冰块于冰窖以供来夏使用的习惯。此俗起源甚早,《诗经》中有记载,多行于宫廷、官府。

每年的十一月,即有伐冰、藏冰之举,属盛事。清《会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条云:“凡伐冰取诸御河……岁以冬至后半月,部委司官一人,募夫伐冰,取其明净坚厚者,以方尺有五寸为块。凡纳冰,紫禁城内窖五,藏冰二万五千块;景山西门外窖六,藏冰五万四千块;德胜门外窖三,藏冰三万六千七百块,以供各坛庙祭祀及内廷之用。德胜门外土窖二,藏冰四万块;正阳门外土窖二,藏冰六万块,以供公廨……设暑汤之用。

窖冰除了宫廷使用之外,同时也供给官府。“颁冰”是一种古代官府的夏令习俗。从周以来,北方地区冬令要藏冰,待次年夏令时取出,宫廷颁赐臣下,此为古代政令重要的一项,而民间也有贩卖的。

冰窖由于耗资大,成本高,除了宫廷和官府建设以外,民间也有商用冰窖用于获利。普通民众可以通过买卖获取冰。卖冰是一种传统商贸习俗。古时候没有制冰设备,夏天消暑的冰多在冬天时藏于冰窖中,等到夏季三伏天热时启冰,自家用或是贩卖。大约到了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从此人们可以在夏天制冰了。

有一种说法表示硝石制冰起源于中国,后来经马可波罗带出中国,传到了欧洲。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硝石。它是一种白色味苦的晶体,是矿产,喜欢在低温的墙脚下,颜色如霜,因此又被人称为“墙霜”。人们在无意中发现硝石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水温降低,甚至结冰。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硝石都不是什么珍稀的东西,在古代,硝石被当作药材来用,所以在很多药店就可以买到硝石,如果觉得量小了,可以直接带人去硝石矿上挖就好了。

知道了这些,就可以开始做了。其实做就更简单了,既然直接丢硝石的水不能吃,那么拿一个大缸,里面放一半的水,千万别封口,不然水结冰膨胀,缸就破了,然后再把缸放一个池子里,池子里放上硝石,池子里倒上水,过一会儿就好了。直接放硝石的而成的冰确实不能吃,但是可以用来降温啊,在古代,没有空调,冰块是极少数用来降温的方法了。

以后逐渐出现了做买卖的人,他们把糖水加到冰里吸引顾客。到了宋代,市场上冷食的花样就多起来了,商人们还在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已是十分相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