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文化

古代的宾礼指什么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宾礼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bīn lǐ,用于朝聘会同,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式。语出《周礼·春官·大宗伯》。

基本释义

1、西周五礼之一,指接待宾客的礼节。

2、上古朝聘之礼。

3、谓以上宾之礼相待。

4、引申为敬重。

探源

1、指古代五礼之一,诸侯朝见天子的礼节。《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其宾礼分八种。

2、指以宾礼相待。陆机《辩亡论上》:“宾礼名贤,而张昭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

引证解释

1、上古朝聘之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覜曰视。”孙诒让正义:“谓制朝聘之礼,使诸侯亲附,王亦使诸侯自相亲附也。”

2、古代五礼之一。指接待宾客的礼节。

元韩奕《齐天乐·寿内》词:“白头尚举齐眉案,相敬未忘宾礼。”

清昭梿《啸亭杂录·何温顺公》:“上欲藉其军力,乃延置至兴京,款以宾礼,而以公主妻之。”参见“五礼”。

3、谓以上宾之礼相待。

《国语·周语下》:“宾礼赠饯,视其上而从之。”

宾礼是什么意思_宾礼包括哪些

晋陆机《辨亡论上》:“宾礼名贤,而张昭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五回:“李斯曰:‘今在咸阳。然其人自负甚高,不可以臣礼屈也。’秦王乃以宾礼召之。”

4、引申为敬重。

《汉书·晁错传》:“宾礼长老,爱恤少孤。”

《晋书·江灌传》:“顷之,简文帝又以为抚军司马,甚相宾礼。”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幽怪一·狐仙谈历代丽人》:“﹝北齐文宣李皇后﹞天性淑惠,为文宣帝所宾礼。”

宾礼包括哪些

朝觐之礼

朝觐之礼用意在于明君臣之义,通上下之情。《周礼·秋官·大行人》说:“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谟(谋),冬遇以协诸侯之虑。”这是从天子的角度而言。

若从诸侯的角度讲,则如《孟子·梁惠王下》所说:“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会同之礼

会同是四方齐会,六服皆来,而且既可以在京师,也可以在别地,甚至在王国境外。由于会同是各方诸侯同聚一堂,因此也就成为诸侯大国炫耀实力的大好时机。通常是在国门之外建坛壝(wéi,古代祭坛四周的矮墙)、宫室,举行典礼。

春会同建于东方,夏会同建于南方,秋会同建于西方,冬会同则建于北方。

诸侯聘于天子之礼

《礼记·王制》说:“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即在诸侯定期朝觐天子的间隔,派遣卿大夫为使者,到京都作礼仪性的问候,并报告邦国的情况。

春秋时诸侯各国遣卿大夫聘于周天子。秦汉以来,不再有诸侯聘于天子之礼;历代礼书皆以藩国聘使朝贡进表之仪当于此礼。

朝贡之日,文武百官在殿内两侧侍立。朝贡后,礼部官员奉旨赐宴于会同馆。除朝见皇帝外,还要在东宫朝见皇太子。

相见礼

宋以前各朝礼书皆无相见礼,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始定内外群臣相见之礼。主要内容是,下级见上级,按照职位、品级分别行礼。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说,孟子曰“有礼者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而事业非礼不能兴旺,社会非礼不能安定,国家非礼不能强盛,礼之用,难以尽述。

礼以伦理道德的外化形式对人们的行为规范进行指导,不但是一种文化积累,更是社会秩序稳定的保障。时至今日,礼之具体仪式,虽已随时代改革有所损益,而礼之原理和精神,不可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