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宏生平简介
樊宏(?—51年),字靡卿,南阳湖阳(今河南省唐河县)人。东汉初期大臣、道家人物,光武帝刘秀之舅。
出身富农家庭,少有远大志向。新朝王莽末年,各地农民起义爆发,联合族人筑营自守,保护一方百姓。建武元年(25年),拜特进、光禄大夫,位次三公。五年(29年),封长罗侯。十五年(39年),定封寿张侯。建武二十七年(51年),去世,谥号为恭。
为人“谦柔畏慎,不求苟进”。曾留下遗书,要求薄葬,“一无所用”。哲学上,坚持老子去盈防满、贵柔求退的思想。写《诫子言》教育儿子,做人谦恭谨慎,简约节欲,不要太过张扬骄满,否则厄运到来;告诫儿子,在“富贵盈溢”和“保身全己”面前,要选择后者。观点印上了时代的烙印,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原理。
人物生平
家世殷实
樊宏是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他的祖先是周宣王时的大臣仲山甫。仲山甫因功被封于樊(今陕西长安南),因而以樊为氏,又称樊仲、樊穆仲,他的后人以樊为姓。樊宏的父亲樊重,字君云,继承祖业经营土地和商业。樊重性情温厚,行事颇有法度,其家三代同堂,子孙朝夕执礼甚谨,就如同在衙门里一样。
他经营产业,物无所弃;使用奴仆,总是能发挥每个人的专长,因而全家上下齐心协力,财富每年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以至于拥有田地300余顷,新建了许多高楼大屋,兴建了不少水库陂渠,栽种的竹木成林,饲养的六畜满山遍野,其他东西如鱼虾果品、桑麻梓漆、兵弩器械等,都是“有求必给”,足以闭门成市。这实际上是一个大田庄,平时是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战时则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军事堡垒。
作为资产过亿的富翁,樊重经常赈济宗族,恩加乡里。有一次,他的外孙何氏兄弟因为争夺财产而闹矛盾,樊重感到羞耻,于是拿出两顷田地送给他们,以平息争讼,此举在湖阳县中被传为美谈。樊重活到80余岁高龄,临去世前留下遗嘱,要求把别人所借的数百万钱债一笔勾销,有关的契约文书全部焚毁。那些欠债的人听说以后,无不羞愧交加,于是争先恐后地前去樊家偿还债务,但是樊宏兄弟谨遵父命,始终不肯接受。
出城助军
樊宏出身于豪富的家庭,从少年时就有远大的志向。王莽末年,农民起义接连爆发。地皇三年(22年),刘秀的哥哥刘绩(字伯升)在家乡起兵以后,与族兄刘赐一同率领大军攻打湖阳,城中的守兵坚守不降。由于刘赐是樊宏的妻兄,所以湖阳守军囚禁了樊宏的妻子儿女,逼他出城去劝说刘绩退兵。樊宏出城后不仅不劝汉兵解围,反而留在刘绩军中助阵。
湖阳守将大怒,准备杀死樊宏的妻子老小作为报复。大小官员们异口同声地劝阻说:“樊重父子,礼义恩德行于乡里,虽有罪,且当在后。”当时攻城的汉兵越来越多,声势越来越大,湖阳守军惶惶不可终日,因而不敢杀害他们。樊宏一家老小这才得以幸免于难。更始一年(23年),刘玄称帝后,想任用樊宏为将,樊宏叩头辞谢说:“书生不习兵事。”更始帝心中不悦,竟将樊宏免职为民。
智退赤眉
樊宏回到家乡后,联合本家亲属修筑了营垒壕堑以图自保,附近地区闻讯前来依附的弱小农户有1000余家。地皇二年(21年),赤眉军已经攻占了唐子乡(今唐河西南,与湖北枣阳接壤)。地皇三年(22年),王莽派出王匡、廉丹率约十万军队进攻赤眉军,惨遭挫败,致使赤眉军发展到十万人以上。地皇四年(23年),赤眉军又继续前进,准备攻打樊宏的营寨。
樊宏便派人带着肥牛、美酒和粮食,前去慰劳赤眉军。赤眉军的将领们此前早已听说过樊宏的大名,知道他是个仁慈厚道的人,这时看到樊宏送来的东西,都佩服地说:“樊君一向积德行善,是个大好人,如今这样对待我们,我们还怎么忍心去攻打他呢!“于是退兵而去。樊宏的家乡由此避免了一场灾难。
屡加封赏
光武帝刘秀即位以后,任命樊宏为光禄大夫,班位与特进等同,略次于三公。建武五年(29年),樊宏被封为长罗侯。建武十三年(37年),樊宏的弟弟樊丹被封为射阳侯,其哥哥的儿子樊寻被封为玄乡侯,其族兄刘忠被封为更父侯。建武十五年(39年),光武帝又改封樊宏为寿张侯,级别提高,所食的户数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建武十八年(42年),光武帝到章陵县(今湖北枣阳南)祭祀祖先时,路过湖阳,顺便拜祭了外祖父樊重的墓,追封樊重为寿张侯,谥号为敬,并为他立庙于湖阳。以后,光武帝南巡时,几乎每次都要亲自去为樊重扫墓,而且还要给予赏赐。
不骄不纵
樊宏为人谨小慎微,严于律己,仕途上不求飞黄腾达,但求平安无事。他时常告诫儿子说:“富贵盈溢,没有能得善终的;我并非不喜欢荣华富贵,只是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代的贵戚都是很好的例子;保身全己,难道不是乐事嘛!”每当朝会时,樊宏总是在规定的时间之前赶到,恭敬地俯伏在地等候,直到上朝时才起身。
光武帝听说此事以后,经常敕令随从直到临上朝的时候再告诉樊宏,以免他提前赶到。樊宏有事上奏时,总是亲自动手书写,并亲手毁削草稿。皇帝征求意见时,他从来不当众回答。樊氏家族的人受到他的影响,没有一个敢违法乱纪的。客观地讲,樊宏作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舅父,位居侯爵的显贵,能够做到这一点,实属难得。
所以,光武帝对他非常敬重。当樊宏病重时,光武帝亲自前往探视,并且特意留宿一夜,问他还有什么想说的话。樊宏叩头请求说:自己“无功享食大国,诚恐子孙不能保全厚恩,令臣魂神惭负黄泉,愿还寿张,食小乡亭”。光武帝听了他的话,非常悲伤,坚决不答应。
群臣楷模
建武二十七年(51年),樊宏病死。临终前,他嘱咐丧事要从简,任何陪葬品都不能用。考虑到棺柩入土之后,不宜再让人看见,因为一旦目睹亲人的尸身出现腐败现象,必定会使孝子们伤心,所以他要求与夫人同坟但异穴安葬。
光武帝认为樊宏的遗命非常好,特意把樊宏的书信拿出来给文武百官们看,并且说道:“今不顺寿张侯意,无以彰其德。且吾万岁之后,欲以为式。”刘秀作为皇帝,要效法樊宏的葬法,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此话表达了他对樊宏的尊重和赞赏。为了助葬,光武帝刘秀送礼钱千万,布万匹,并且为樊宏赐谥号为恭侯,赠给他印绶,还亲自前去为樊宏送葬。
贵及子孙
樊宏死后,他的儿子樊鲦(樊鯈)继承了寿张侯的爵位。过了很长时间,光武帝仍然十分悲伤,因而又加封樊宏的小儿子樊茂为平望侯。至此,樊家被封侯的共有五人。建武二十八年(52年),光武帝又赐给樊鯈的弟弟樊鲔及其堂兄弟七人5000万钱。
-
上一篇: 杜诗生平简介
-
下一篇: 郑庄公的为政举措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