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王朝为什么叫孔雀王朝
旃陀罗笈多,也称月护王,印度孔雀王朝的创立者,姓孔雀。所以他建立的王朝被称为孔雀王朝。据说旃陀罗笈多的家族以饲养孔雀为生。
公元前321年,旃陀罗笈多自立为摩揭陀国王。之后,他组织起了一支有3万骑兵、9千头战象和60万步兵的军队。(象兵极有冲击力,但是以大象作战,效果大都不佳,其原因是大象不像马,易受惊吓而胡冲乱闯,所有士兵不分敌我,皆受其害。)
旃陀罗笈多带兵攻打亚历山大大帝在印度建立的军事要塞,夺取了旁遮普,使国土从孟加拉湾延伸到阿拉伯海,之后,他又南下攻打,将领土扩张到德干高原。
公元前305年,继承了亚历山大的亚洲领地的塞琉古入侵,旃陀罗笈多与其进行决战。这场战争双方斗得难分难解,最终双方各让一步,在公元前302年,双方达成了和约。
公元前298年,旃陀罗笈多皈依了印度古老宗教耆那教,他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宾头娑罗,自己前往森林中苦行,最终依教义绝食而死。
宾头娑罗继位后,曾经镇压了呾叉始罗地区的人民起义,维持了帝国的统一。
宾头娑罗死后,其子阿育王继位。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帝王,也是孔雀王朝最有名的一个帝王,据佛教传说,他在父亲死后,杀了九十九名兄弟,才坐稳了王座。
阿育王是一个穷凶极恶的暴君,他专门挑选了一些凶神恶煞之人设立了“人间地狱”残害人民。
即位后八年,阿育王征服了羯陵伽。在这场战争中,羯陵伽有数十万人死亡。从旃陀罗笈多至阿育王,经过三代人三个王的经营,孔雀帝国达到了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的人口在阿育王统治中期(公元前250年)达到了2650万人。
在羯陵伽之战结束后,阿育王转变为了佛教徒,从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弃了侵略,以慈悲为怀,致力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经济。
阿育王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召集了大批佛教高僧编纂佛教经典,还在各地修建了大量佛教寺庙。
阿育王还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大批使者和僧侣,到邻国去传教。佛教很快传遍了锡兰,甚至远传到了埃及、缅甸、中国。没有阿育王,佛教绝不会传播范围这么广。
阿育王死后不久,孔雀王朝开始衰落,印度再次分裂为若干国家。
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巨车王在阅兵时被大臣杀害,孔雀王朝正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