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文化

斯大林模式有什么特点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苏联模式是苏维埃时期苏联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组织体系和思想体系。这一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苏联领导集团在对该模式进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偏差,这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制度的转轨。

其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出现于斯大林时期,但赫鲁晓夫的改革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导致官僚主义专政的官僚独裁的形成,这也成了苏联解体的因素之一。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时期在苏联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体制。它是一种社会主义模式,这种模式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和问题。正确认识斯大林模式,总结它的经验和教训,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形成背景

斯大林模式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现实的社会生活必然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要求人们去解答、去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在特殊条件下产生的第一个经济模式。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不久,列宁就向全党提出了要从“夺取俄国”转到“管理俄国”的伟大任务。“在这里,既没有车辆,也没有道路,什么也没有,根本没有什么预先试用过的东西!”因此,他强调必须结合本国的国情,尊重群众的创造。“当我们夺取了政权而着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我们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只有集体的经验,只有千百万人的经验,才能在这方面给我们以决定性的指示”。鉴于俄国当时的经济文化比西欧最落后的国家还要落后,列宁提出俄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过程中,要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然而,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张还没实行多久就被迫中断了。1918年夏天开始,国外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武装叛乱,一齐向年轻的苏维埃政权袭来,伴随军事威胁而来的还有无情的饥荒。

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战时共产主义”诞生了。其主要内容是: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实行余粮征集制和粮食垄断制,禁止私人买卖粮食;取消商品、货币;对所有工业实行严格的监督,各企业都由国家机关领导,产品由国家分配;对有劳动能力的人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等等。

这些措施对于战胜困难、赢得战争胜利、保卫苏维埃政权是起了作用的。这种政治经济体制如实地反映了可把战时环境同共产主义直接联结起来的朴素想法。在这个意义上,“战时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战争的特殊条件下产生的第一个经济模式。

“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一种尝试的夭折。

国内战争结束后,国民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列宁发现适用于国内战争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再适用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余粮收集制引起农民、工人的不满,工农联盟岌岌可危,国内的反动政党和国外的帝国主义武装又蠢蠢欲动。

在这种形势下,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停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通过了推行新经济政策的决定。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为: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己支配;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两种形式,还允许部分地恢复小型私人企业;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商品买卖。如果说战时共产主义是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尝试、一种模式的话,那么新经济政策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另一种模式了。

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第二年,苏俄的经济状况大为改观,农业、工业几近恢复到战前水平,商业也活跃起来。然而,列宁没有完成自己的探索就过早地逝世了。

尽管新经济政策已经初见成效,以斯大林为代表的继任者对“资本主义的复活”充满忧虑,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只是克服眼前严重困难而采取的应急措施,是形势逼迫下的一种暂时的“退却”。战时共产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才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传统观念的社会主义模式。

20年代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逼近,苏维埃国家又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要求苏联放弃常规的经济发展战略,而采用一种超常规的、在短时期见效快的、重速度的备战方针,最终导致了不是完善发展新经济政策而是最终否定这一政策局面的发生。斯大林模式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产生了。

经济特征

斯大林模式概括地说来是高度集中或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

单一化的所有制形式。

新经济政策时期是多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方面,除了国营企业外,还有租让制、租赁制和个体手工业者三种形式。由于强调发展重工业,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成分,1930年党中央正式作出决定,停止租让制合同,并对国内的私营企业加以排挤,对个体手工业者实行打击和取缔。

在农业方面,为了发展工业,为了使国家能够掌握必需的粮食和农产品,只好通过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在很短时期内,把农村千百年来的个体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国家对集体农庄实行监督、管理和控制。这样,苏联就形成了两种所有制,而国家所有制又得以紧紧控制住集体所有制。

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机制,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

在人们的观念中,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两者截然对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出现商品生产、流通和市场,是不得已的,必须加以限制和消灭。所以斯大林尽量地把商品的范围限制起来,生产资料大部分不算商品,不通过市场而由国家统一调拨。

由于强调计划经济,进而强调计划的指令性,它不仅使计划工作具有法律效力,而且还使计划范围极广,无所不包,从上到下订得十分死。

“四个强调”,即强调独立自主,强调高速度,强调发展重工业,强调高积累。

由于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采取敌视态度,就只能依靠本国的力量发展。经济结构上,在工农业之间以工业为主导,在轻重工业之间以重工业为优先,在速度和效益关系上强调速度第一,在生产和消费关系上则是生产第一。

随之而来的,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资金,资金从何而来?主要依靠内部的积累。为了积累资金,国家除了向农民征收普通税之外,还通过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而向农民征收的一种“额外税”。这种额外税也可之为“贡税”。

“不用说,这件事是令人不愉快的,……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决定暂时不能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我们的政策应当是逐渐缩小这种‘剪刀差’,使它一年一年地接近起来,……从而在几年以后完全取消对农民的这种额外税”。“我们用‘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的字眼来称呼这种额外税是否正确呢?无疑是正确的。用这些字眼可以提醒我们的同志:征收这种额外税是令人不愉快的,不是出于本愿的,把它长期保留下去是不可容许的”。

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

斯大林模式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曾经起过历史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若干弊端。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和认识,要用辩证的、历史的眼光,一分为二地加以分析。

斯大林模式的正面历史地位

斯大林模式是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的产物。斯大林出于使苏维埃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目的,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加紧发展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高速度实现工业化,这样的发展战略是有其历史的必要性的。

所以说,斯大林模式在本质上属于典型的后发型工业化模式,它反映的不仅是前苏联工业化的经验,也是世界上后发展国家选择工业化道路时普遍发生的一种规律。后发展国家出于对付外来压力和维持生存的需要,优先发展重型工业,并必须保证有限资源的高度集中和生产组织的高度集中,从而实行一种政府主导的、以指令计划为特征的产权国有制经济。实行这种发展战略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在1928―1940年的12年间,苏联工业以每年增长21%的速度发展,迅速建立起相当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工业总产值的绝对值超过了英、法、德诸国,从原来的欧洲第四位、世界第五位一跃而为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使前苏联一度跻身世界科技先进国行列。

依托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前苏联不但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成为联合国发起国之一,并以“社会主义阵营”核心国的身份,成为冷战时期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因此,斯大林模式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仍不失为一条依靠自己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之一。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局限性

在充分肯定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的同时,也必须指出这种体制是有缺点的。

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文化体制,极大地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全社会的创造性,严重阻碍了现代化发展所必需的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动力,为日后苏联解体埋下了隐患。为

了实现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诉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追求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使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长期得不到发展,重工业产品严重积压,消费品生产供应严重不足,不仅人民生活水平难以真正提高,而且使得国家缺乏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复杂化,这种体制的弊病越来越突出了。上世纪60年代以后,这种体制已日益不适应、甚至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

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一个重大失误就是在经济体制已经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没有及时进行改革,或者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采取一些修修补补的改进措施,因而经济出现停滞现象。

对此,邓小平同志曾有深刻的评述,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