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虫树和刺蝽是什么关系
捕虫木是被子植物的一个科,有1属,2种,其物种别称捕虫树。叶片具腺体,可分泌粘液,粘性极强。昆虫被粘后,其植株不会分泌消化液。所以刺蝽或花叶蛛会吃食捕虫木所捕的猎物,其排出的粪便,会变成捕虫木的肥料。
捕虫树(Roridula)是捕虫树科捕虫树属植物,只有两种,生长在南非最南端的开普地区。它们扎根在非常贫瘠的山区石英岩砂砾中,因此需要靠肉食行为补充所需的营养。捕虫树对于当地干燥易燃的环境有着特殊的适应性,在频繁的山火之后,捕虫树的种子仍可在寸草不生的一片焦土中萌发。
捕虫树可以长至两米高,条件适宜时可以开出漂亮的粉红色五瓣小花,吸引昆虫来传粉。捕虫树细长的叶片上密布黏性极高的腺毛。粘液在阳光下如同蜜汁一样闪光,吸引昆虫并将其牢牢粘住。人们一度认为捕虫树是跟茅膏菜类似的肉食植物,因为它们都采用相似的黏虫陷阱来捕捉昆虫。但后来研究表明它并没有能力自己产生消化酶,仅仅是将昆虫粘住而已,所以捕虫树其实只是一种原肉食植物。
捕虫树不能自己消化猎物,跟捕虫树共生的两种刺蝽(Pameridea marlothii,P.roridulae)和一种花叶蛛(Synaema marlothii)。刺蝽和花叶蛛可以在捕虫树上自由行走而不被粘住,它们吸食捕虫树粘住的其他昆虫,花叶蛛同时也捕食刺蝽。捕虫树为它们提供庇护,并通过它们的排泄物吸收营养,形成狼狈为奸的共生关系。但故事并没有那么简单,它们三者的共生关系比预想的要复杂得多。
南非科学家在2002年的一项研究中,利用同位素标记了粘在捕虫树上的昆虫,仔细研究了其在不同条件下的营养吸收情况。结果表明,当刺蝽占多数的时候,捕虫树能够最终从猎物中获得70%的氮素;但当花叶蛛占多数的时候,捕虫树则只能获得30%的氮素。研究者将它们的关系形容成「两人跳探戈,三人起冲突」(It takes two to tango but three is a tangle)。
刺蝽跟捕虫树的关系中是互惠互利的,刺蝽为捕虫树消化猎物,并用排泄物为捕虫树提供营养;捕虫树则为刺蝽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两者各取所需。但插足于其中的花叶蛛,则充当了欺骗者的角色,它更像是捕虫树上的寄生虫,靠捕食粘住的昆虫和刺蝽获利,却厚颜无耻地不对捕虫树作出应有的回馈。
然而,2007年上述研究者又进行了一次实验,发现这一三角关系并非之前那样单纯。刺蝽跟捕虫树的友谊并没有那么牢靠,花叶蛛也并不是不劳而获的欺骗者。刺蝽其实也心怀鬼胎,在捕食捕虫树粘住的昆虫的同时,也吸食捕虫树的汁液。研究者们发现,当刺蝽的种群规模过大的时候,由于没有足够的昆虫供给刺蝽,刺蝽就会开始大量吸食捕虫树的汁液,捕虫树的生长会受到严重影响。此时依靠捕食刺蝽的花叶蛛会对刺蝽的种群规模有所限制,能够防止其过度膨胀危害到捕虫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