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事件

荀彧荀攸叔侄的历史争议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曹魏五谋臣的说法人尽皆知,其中还有两位为叔侄关系,那就是荀彧荀攸。仔细想想不禁产生疑问,曹魏五谋臣为什么会被并称为五谋臣呢,荀氏叔侄又为什么能并列五谋臣呢。

五谋臣出自《隋高祖论》,归纳此五人为汉末谋士精英。从史学和时间角度上讲,这五人更亲近汉而非魏。曹氏魏国作为诸侯国出现时间在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五月),曹丕篡汉称帝魏正式成国的时间为公元220年。因为这五个人对曹魏势力的成立与巩固有巨大贡献,所以,把他们叫做曹魏五谋臣。

荀攸在史书中记述甚简

荀氏是士家,领公职。早在何进时期荀攸就已经是黄门侍郎。黄门侍郎的品级虽然算不上高,但是是皇帝的近臣,有出入黄门(禁宫)的权力。荀氏在荀攸祖父的那一辈,一门八龙,与汉朝廷的关系非同一般。

曹操慕名延揽荀攸入幕,只封军师。而郭嘉和其后的董昭为军师祭酒(祭酒即主管),明显在荀攸之上,就是因为了解荀氏在汉魏相争时不可能站在曹操这一边,而董昭则是为曹操晋魏王建立理论依据的人。

所以荀氏和曹氏在汉魏交替时是有冲突的,不单单荀攸十二策投递无门,荀彧晚期也烧毁了不少谏书。

荀攸,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东汉末年谋士。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他生前设奇策共十二计,只有钟繇知道。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另著有《魏官仪》,今已佚。

何谓“吾之子房”

荀彧举孝廉后因曹操引荐出仕,曾短暂担任曹操幕僚(192~196),因为其世家身份很快就获得了公职身份,任汉侍中,代尚书令,为汉代内政大权,离开曹操幕府。但是荀彧并没有拍拍屁股走人,他为曹操推荐了许多继任(太祖问彧:“谁能代卿为我谋者?”彧言“荀攸、锺繇”。先是,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志才卒,又进郭嘉。)

所以不要问郭嘉的“十胜十败”说为什么比“四胜四败”说出名,因为当时郭嘉是曹操幕僚谋主,而荀彧最多只能算是相互通信发表的建议,当时荀曹已无从属关系。

曹操在新得荀彧时喜曰“吾之子房”其实寓意颇深。这里我们就要先了解张良和刘邦的关系。张良也是士族,三代韩相之后,秦末其志向是复韩国。虽以客卿为刘邦谋主,但在刘邦灭秦封汉中王后依然选择返回韩国。出仕韩相是他的毕生志向,直到项羽斩韩王,他才再归刘邦全心佐汉。

所以荀家对于曹操始终是客卿,曹操暗示荀氏日后可以重择新主,但荀彧显然并不赞同。董昭劝曹操晋魏王,荀彧反对,二人终于反目。曹操将荀彧调离中央,荀彧不久病逝。

因为曹操是荀彧知遇上司,二人早期关系确实非同一般,但是荀彧的贡献多半在汉不在曹。他对曹操最大的帮助是引荐了不少贤良。在196年以后,荀彧与曹操的互动,能找到的也仅仅是“四胜四败”一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