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刘邦的两首诗力压乾隆四万首
历史上的众多皇帝中,属刘邦最为传奇。作为一个草根,能从逃犯一步步地走向皇帝的宝座,着实让人感慨。不过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刘邦这位历史上文化水平较低的皇帝,也能写出两首让人刮目相看的诗来,那一首都足以力压乾隆所写的4万多首诗。
乾隆4万首诗,都写了什么?
纵观古代的帝王们,多少都喜欢舞文弄墨,其中不乏一些名篇佳作。比如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李世民的《入潼关》等等。但要说最喜欢写诗的皇帝,那恐怕非乾隆皇帝莫属了。
根据历史的记载,乾隆皇帝干什么都要写诗,比如他吃饭的时候写一首,吃得好了写一首,吃不好还要写一首,甚至吃完饭了继续再写一首。
总之,他一有时间就写,不管大事小事,写了才叫一个痛快。正因如此,他的一生共计留下了4万多首诗。如果按照乾隆8岁开始,一直写到死的那一天,平均算下来,他每天要写1.4首诗。不得不说,乾隆对于诗词的喜爱,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不过可惜的是,他写的诗虽然多,但几乎没有什么佳作。只有一首简单的小诗《飞雪》,入选了小学的课本。看来乾隆写诗的水平,也就是小学了。
相对于自以为才高八斗的乾隆,我们的“文盲皇帝”刘邦就谦虚了许多,他的一生只留下了两首诗。一首诗《大风歌》,另一首就是《鸿鹄歌》。不过喜欢古诗词的朋友都知道,别看刘邦的产量少,但质量却是无可挑剔。
“文盲”如何能写诗?
说刘邦是“文盲”其实也不冤枉。他自幼不爱劳动,个性还很强。面对父亲对他的指责,他全然不顾,从小就表现得像一个老油条一样。因此身边的人都说他将来没出息。
其实这也不怪别人说他,别说是古代,即便是现代,按照刘邦这种一不会经商、二不喜欢劳动的人,是你你也会对他嗤之以鼻。那么在这个情况下,他自然也不喜欢学习。即便是他想学,也没钱学,更没人愿意教他这个地痞流氓。
不过他虽然文化方面是个“文盲”,但在社会经历和交际能力方面,却是个妥妥的高材生。而这也是他未来能够成就大业的最为根本的原因。
而这位帝王在征服天下的过程中也逐渐地发现,没有文化水平是一件很掉价的事情。作为一个看到秦始皇巡游车队就说出“大丈夫亦当如此”的刘邦,是不能让别人看他的笑话的。
此后他便开始自学,不懂的就问身边的人,久而久之,他在文化方面的水平也逐渐提高,最终成为了一个可以出口成章的文化人。
诗不在多,精品就行
刘邦的两首诗中,以《大风歌》最为出名。全诗虽然短短的三句,但每一句都堪称极品。比如第一句,就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天下纷乱比如成狂风大作时的景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而第二句写出了荣归故里时的那种雄心壮志,其中“威”这个字堪称点睛之笔,把刘邦的威武霸气体现得淋漓尽致。前两句相互呼应,意思是说他虽然能够称霸天下,但如果不是天下大乱,他也没有这个机会。
因此他紧接着写下了颇为伤感的第三句,这一句就把内心的痛苦和压力完全暴露出来。曾经在街头开心快乐的小地痞,如今却要想尽办法守护国土,谁又能为他分担一点呢?
虽然这首诗写的是波澜壮阔,但在初读此诗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体会。如果想要深刻理解这首诗的意境,那就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了解过后再去阅读此诗,定会让人有种心酸和疼惜的感觉。
另外一首《鸿鹄歌》虽然没有前一首的意境好,但也属于佳作,比乾隆那4万首日常小诗好得多。可以说,刘邦虽然一生仅留下了两首诗,但都是精品,足以力压乾隆所创作的4万首诗的总和,而诗文所体现出来的大气磅礴更是千古绝唱。
虽然两人都是帝王,但对于生活的理解却各不相同。正所谓“生活是艺术的母亲”,乾隆没有经历过刘邦的波澜壮阔,自然无法写出同样波澜壮阔的诗句来。
-
上一篇: 刘邦为什么没有接曹氏
-
下一篇: 朱元璋为什么给忽必烈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