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文化

文翁石室为何是首创的地方公学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文翁石室有仪形,庠序千秋播德馨。古柏尚留今日翠,高岷犹蔼旧时青。”唐代文学家裴铏在一首《题文翁石室》中,表达了对文翁石室兴学化蜀的赞许。

6月5日,经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最终确定10位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文翁榜上有名。

创办了石室学宫的文翁,是历史上第一位创立官办学校的地方政府领导人。文翁开地方官学之先河,拉开了天府文化启蒙运动的大幕。而曾经刻于石室学宫之中的蜀石经,又号称“石室十三经”,充分证明了古代文人眼中“蜀学之盛冠天下”绝非徒有虚名。

在央视《国家宝藏》第二季节目中C位出道的后蜀残石经,如今正在四川博物院的展厅里展出,吸引不少观众慕名而来打卡。这些蜀石经是儒家“十三经”的首次结集,对儒学“十三经”的正式定型,特别是对儒家经典“文献典范”的形成,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川历史名人文翁

见证蜀学兴盛

1938年,人们在成都南校场外的城墙下面,挖掘出了近十块石经的残片。石块虽然残损,但秀美的正楷字刻仍清晰可见,后经学者确认,这正是遗世千年的后蜀石经的残石。这几件残石何以登上《国家宝藏》的舞台?因为这一方石经的背后,还有一所千年学堂和一群生生不息的传承者。在它们的身上,隐藏着蜀学“冠天下而垂无穷”的基因密码。

古代中央政府在碑石上刊刻官定儒家经书,被称为“石经”,对于统一文字、推广教育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石经要在内部环境相对稳定,国家经济条件相对富庶的环境下,才会被刊刻。

五代是唐宋之交的“大乱斗”时期,后蜀是五代十国中的一个国家,以成都为国都。身处战火纷飞的五代,为什么偏偏后蜀能刊刻石经呢?

在冷兵器时代,后蜀有了可以稳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四川盆地水土丰饶,为发展生产和耕作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此外,当时的后蜀,境内很少发生战争,也没有大的动荡。所以,天时地利之下,让四川成为了五代十国时期经济发达地区。

后蜀残石经

长期藏于石室

自东汉以来,计有东汉熹平石经、曹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孟蜀广政石经、北宋嘉祐石经、南宋绍兴石经、清乾隆石经,即七朝石经。川博馆藏的蜀石经,就是其中的“孟蜀广政石经”。

后蜀皇帝孟昶和宰相毋昭裔都很重视教育。“孟蜀广政石经”的成碑,得益于后蜀宰相毋昭裔,他是一个有文韬武略的谋臣,也是颇具盛名的刻书家。孟蜀广政初年(938年),他发起了将儒家经典镌刻于石碑的浩大工程。直至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席贡补刻《孟子》入石,最终形成“十三经”才竣工。

这部蜀石经长期收藏于文翁石室中学,刻有近20万言,是历代石经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种。一般的石经刊刻不过数年,最多也不过20年而已,而蜀石经的形成,却断断续续绵延了230余年,贯穿四个朝代,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极为罕见。

后蜀残石经

史上最强教材

在古代,刊刻石经是帝王文治的一种手段,客观上它有规范汉字字体、字形的功能,作为儒家经典的重要载体,它是汉、魏、唐、蜀、宋、清钦定的官方文本,起着标准教科书作用。

蜀石经采用初唐书法大家欧阳询和虞世南的书法体,共刻有一千多块石碑,规模之大堪称历代石经之冠。这种异代同工的刻经过程,史无前例。

一般的石经都只有经文,而蜀石经却独具特色,不但有经文,而且还有双行注文,经注并刻,可谓空前绝后。这样便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所以不少宋人以蜀石经本为标准著书,比如大学者朱熹著《论语集注》,就用的是蜀石经本。

蜀石经在历代石经中最早镌刻《孟子》,并首次将儒家“十三经”全部汇集一堂,对儒学“十三经”的正式定型和对儒家经典“文献典范”的形成有极重要的影响,决定了后来中国儒学经典体系的基本格局。当然,后蜀石经的存在,也充分证明了古代文人眼中“蜀学之盛冠天下”绝非徒有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