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赋》简介
《归田赋》是东汉辞赋家张衡的代表作之一。它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那种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色,反映了作者畅游山林,悠闲自得的心情,又颇含自戒之意,表达了作者道家思想的超脱精神。
《归田赋》文句平淡清丽、结构短小灵活,开了骈赋的先河,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篇章。是一篇短小明畅的抒情小赋,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一洗汉大赋铺采缛文、繁重凝滞、虚夸堆砌的规矩,转为文句平淡清丽、结构短小灵活的风格,语言自然清新,洗练优美,感情真挚,情景交融,是难得的赋作佳篇。
白话译文
在京都作官时间已长久,没有高明的谋略去辅佐君王。只在河旁称赞鱼肥味美,要等到黄河水清还不知是哪年。想到蔡泽的壮志不能如愿,要找唐举去相面来解决疑题。知道天道是微妙不可捉摸,要跟随渔夫去同乐于山川。丢开那污浊的社会远远离去,与世间的杂务长期分离。
正是仲春二月,气候温和,天气晴朗。高原与低地,树木枝叶茂密,杂草滋长。鱼鹰在水面张翼低飞,黄莺在枝头婉转歌唱。河面鸳鸯交颈,空中群鸟飞翔。鸣声吱喳,美妙动听。逍遥在这原野的春光之中,令我心情欢畅。
于是我就在大湖旁龙鸣般唱,在小丘上虎啸般吟诗。向云间射上箭矢,往河里撒下钓丝;飞鸟被射中毙命,鱼儿因贪吃上钩,天空落下了鸿雁,水中钓起了鱼。
不多时夕阳西下,皓月升空。嬉游已经极乐,虽然夜来还不知疲劳。想到老子的告诫,就该驾车回草庐。弹奏五弦琴指法美妙,读圣贤书滋味无穷。提笔作文,发挥文采,述说那古代圣王的教范。只要我置身于世人之外,哪管它荣耀与耻辱的所在?
创作背景
《归田赋》是张衡在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即去世前一年创作的一篇优秀抒情小赋。当时张衡任河间相,向朝廷自请退职。他深感阉竖当道,朝政日非,豪强肆虐,纲纪全失,自己既无法等到社会清明之时,又没有报国之路,因而从《思玄赋》所宣泄的精神反抗中顿悟到徒临川以羡鱼,不如退而织网,于是决心远远离开污浊的社会和世间的杂务,以归隐田园的实际行动表示对黑暗政治的诀绝与抗争。
后世影响
马积高《赋史》指出:《归田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在此之前只片段的描写,如《庄子》中的某些段落;它既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它又是现存的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赋。
这三点对以后赋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第一点则对以后诗文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归田赋》所开创出来的境界,在赋史上是极其值得重视的。它已很不同于先前的汉大赋了,已开始由叙事大赋转入抒情小赋,风格上也不再追求气势的铺排、辞藻的堆砌,而类似于四六句骈文,开了骈赋的先河。
无论从张衡的全部创作看,还是从汉赋的发展过程看,《归田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之后东汉末年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三国两晋时期王粲的《登楼赋》、曹植的《洛神赋》、向秀的《思旧赋》、陶渊明的《悲士不遇赋》,以至具有同样特点的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刘伶的《酒德颂》、阮籍的《大人先生传》相继问世,把赋从僵死滞重的困境中解救出来,开辟了一块具有生命力的新天地。
当然,《归田赋》给后代影响最大、最直接的要算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了。可以说《归去来兮辞》在构思、命意、手法上都直接受《归田赋》的启示,只不过写得比它更成熟、更深刻、更成功、更富有个性化和文学色彩罢了。
-
上一篇: 鹿形金怪兽的由来
-
下一篇: 东周时期丝织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