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和褔的区别
很多人会把‘福’和‘褔’混淆。福和褔是同一个字吗?答案当然不是,下面一起来看下各自的读音与含义吧。
福,汉语常用字,读作fú,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神祖)保佑,即《说文解字》中的“祐也。”后引申为富贵寿考等齐备、福气等。
褔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fù,解释为充满、副贰、相称,符合、量词。
福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一】【示部】福
祐也。从示畐声。方六切。
康熙字典
古文:畗。
《唐韵》、《集韵》、《韵会》并方六切,肤入声。祐也,休也,善也,祥也。《礼·祭统》:福者,备也。《易·谦卦》:鬼神害盈而福谦。《书·洪范》:向用五福。
又《释名》:福,富也。其中多品如富者也
又祭祀胙肉曰福。《周礼·天官·膳夫》: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谷梁传·僖十年》:祠致福於君。
又福犹同也。张衡《西京赋》:仰福帝居,阳曜阴藏。薛注:言今长安宫,上与五帝所居之太微宫,阳时则见,阴时则藏,同法也。
又州名。秦闽中郡,陈立闽州,唐改福州。
又姓。元忠臣福寿。
又《集韵》、《韵会》并敷救切,音副。藏也。《史记·龟筴传》:邦福重龟。注:徐广读。
又叶笔力切,音逼。《诗·大雅》:自求多福。《仪礼·士冠礼》:介尔景福。俱叶上德字。《正字通》:福本有逼音。说文从示畐声。贾谊治安策,疏者或制大权,以福天子。乃逼譌为福,非福与逼通也。诸韵书误以为福、逼同音共义,合为一,盖未详毛诗、仪礼及安世房中歌、班固明堂诗,福皆读逼,与逼义不相通也。韵会职韵逼字注云,通作福。字汇福与逼同,尤非。
褔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敷救切,覆去声。衣一褔。今文作副。
福字的源演变
福,会意兼形声字。
从河南殷圩出土的甲骨文(图A)来看,“福”是双手虔诚地捧着酒坛(酉)敬神(示)的形象,是用“手”、“酒”、“示”三个部分组合成的会意字,原是以酒敬神,祈求福备(万事顺遂)的意思。从上列甲骨文字形来看,它的左半部的上面是个“酉”字,是个盛酒的容器,实际上就是个“酒”字的初文。左下半部分是两只“手”(又),表示双手捧着一个酒樽;它的右半部分是个“示”字,代表祖先的神主;整个字的意思是会意双手捧着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主前祭献,求得神主保佑。
《说文解字》在解释“福”字的意义时说“祐也”,“祐”就是赐福、保佑的意思。这个字发展到金文阶段,有种种不同的形式,首先是该字的左右结构换了个位置,“示”由右移到左,而“畐”由左移到右,同时金文比甲骨文还省去了捧酒的两只“手”。
如图(B)的“福”,捧酒坛的双手已简省掉了,酒坛样子也变了;图(C)的酒坛子大大讹变,并且已放到“示”的右旁来了;图(D)在“酉”、“示”的上头还加上房顶屋盖,表示在家里敬神析福;图(E)的讹变最大,“示”放到酒坛下面,两边平添了两个背对背的人(这背对背的人就是“北”字),作为“福”字表音的声符。
到了秦代的小篆(图F)阶段,背对背的二人省去了,酒坛子竟讹变为“畐”(fù,读副),于是“福”便成为以“示”表意以“畐”表音的形声字了。以后便以这一小篆的构形作为基文,发展成为图(G)的汉隶和图(H)的楷书,而“畐”也作为“富、副、幅、辐……”等形声字的声旁,一直沿用到今天。
古代祭祀是为求得上帝或神祖的保佑,如《左传·庄公十年》里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意思是说:小的诚心没有达到诚信动人的地步,那么神是不会保佑他的。祭祀后要把祭品(酒、肉)分别送人叫“致福”、“归福”,由此引申出“幸福”之义,用作名词,这是“福”字在今天常用的含义。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韩非子认为“全寿富贵谓之福”,古书中常说人的“五福”是:一是长寿,二是富裕,三是康宁,四是修好品德,五是考终命。人们常说的“五福齐备”就是指这些内容。
-
上一篇: 心脏起搏器是做什么的
-
下一篇: 猹的原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