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的文化特征
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建地方戏曲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闽剧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等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它是由明末儒林戏与清初的平讲戏、江湖戏,在清末(光绪至宣统年间)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俗称“前三合响”,雅称“榕腔”或“闽腔”。
闽剧风格高雅、潇洒,道白清晰,唱腔优美,婉转流畅,演员在表演中重视运用手、眼、身、法、步的基本程式,力求展现优美的身段,通过外形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脚色行当
闽剧的脚色分行,早期较简单,儒林班、平讲班行当由生、旦、丑三个角色构成"三小戏",后来吸收徽班、京剧的分行,角色渐趋完整,增加到七个,曰"七子班",再到九个,称"九门数"。随着行当的细致化,又逐渐发展为"十二角色",有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贴、末、杂等,相当齐全。
生行分老生、小生;旦行分花旦、彩旦、正旦、青衣、丑旦、泼旦、老旦、武旦,净行分大花、二花,丑行分文丑、武丑、短衣丑等。
唱腔
闽剧唱腔有“逗腔”、“江湖”、“洋歌”、“小调”、“哆哕”和“板歌”六个部分,统称“榕腔”。曲牌有190多首,其音乐旋律与福州方言的音韵、声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逗腔
逗腔出自儒家班,是闽剧唱腔的主体。音乐结构方整、严谨,有板腔体。曲牌体和板腔。曲牌综合体三种。旋律婉转,缠绵悲侧,风格高雅,拖腔较多,以“呀、哎、哑”等音为衬。乐器以吹奏乐器为主,拉弦、弹拨乐器为辅。
江湖
江湖出自“江湖”戏,是在本地区民间歌谣和“评话”(说唱艺术)腔的基础上,糅合外来声腔(如徽腔、弋阳腔等)发展而成的。旋律简朴,强变性较大。在上下句落音不变的前提下,可按唱词的语言声调自由行腔。节奏自由,说唱性强。伴奏乐器主要用弦乐。唯【阴调】一曲的帮腔和过门用大唢呐。“江湖”高亢粗犷,紧拉慢唱时,最能体现激情。
洋歌
洋歌有传统曲牌30多首。分四种类型。由引子、主曲、尾声三部分组成的有【双蝴蝶】【孝顺歌】【金湘】【清言词】【花鼓相骂】【皈禅】等;由引子、主曲两部分组成的有【水底鱼】【赏花】等;只有主曲部分的有【山坡羊】【纱窗外】【看相】【弥陀寺】【花鼓】等;唱念相间类型的有【浪淘沙】【拍妻】【鳌头金桂】【驻云飞】等。
四类曲牌的旋律互相牵连。渗透,可连串成套。唱腔字多腔少。行腔简净。伴奏乐器以京胡、月琴、三弦为主。曲牌后末句用呐仔代替帮腔,俗称“呐仔尾”。小过门也用“锣仔啮”,旋律流畅如话。适宜叙述、盘答(对唱),亦可描景抒情。代表剧目有《苏百万讨亲》等。配器以弹拨乐器为主,拉弦吹奏乐器为辅。
小调
小调被吸收闽剧唱腔的各地民歌小调约60多首,旋律简洁流畅,溶人闽剧后,显得活跃清新。
哕哕
哕哕为外来剧种腔调之统称,吸收进闽剧后,其曲体、板式等基本不变。
板歌
板歌,称“行板”。是本地民间童谣、民谣,加上打击乐衍化而成,节奏多变,形式活泼,语言丰富,表演风趣。多为丑行脚色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