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事件

宋代文坛小s李清照的爱情故事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读李清照的词,我个人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这个女子不寻常”,而首先一个不寻常就是“她比男子有酒量”!

我们都知道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是被称为“一代词宗”的,这个“词宗”主要指她是婉约词的词宗。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最善于写婉约词的女词人,居然这么喜欢喝酒。在李清照所有的传世作品中,提到过喝酒的占了百分之七十左右。

李清照为什么这么喜欢喝酒?我想,只有透过她自己的词,我们才能解答清楚。

我们选取了她人生不同阶段的四首词,来看看这个才华横溢的李清照和酒之间到底是个怎样的关系。事实上,我个人认为,搞清楚她与酒之间的关系,实在是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搞清楚她与前后两任丈夫之间的关系。

这四首词都是她的名作。两首《如梦令》是写她少女时代的生活,《醉花阴》是写她的婚后生活,而著名的《声声慢》则是写她亡夫之后的晚年生活。四首词是这样的: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识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语,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从这两首《如梦令》我们不难看出李清照成长的少女时代的健康与活泼,是酒体现了她独立自主的个性,体现了她丰富而敏锐的情感特性。

婚后的李清照还是一如既往地爱喝酒,幸好,她找了一个和她情投意合、和她一样爱喝酒的丈夫。

有一段时间,李清照作为元佑党人的后代被朝廷明令不准住在京城,她只得孤身回到老家山东明水。夫妻分居两地,她分外思念自己的丈夫,就写了这首《醉花阴》寄给丈夫赵明诚。赵明诚一读之下,感觉写得真是太好了。老婆大人太有才了,而自己作为一个太学生,怎么也不能比老婆差啊。就起了好胜之心,关起门来“闭门造诗”,一口气写了五十多首诗词,然后把李清照的这首《醉花阴》也夹杂在其中拿给朋友陆德夫请他品鉴。

陆德夫跟赵明诚夫妇都是好朋友,细细品鉴之后,向赵明诚表示祝贺,说这一回你写的诗词绝对不比你老婆差,终于可以超过你们家那位大才女了。其中最好的三句就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听了这话,一是彻底佩服了李清照的才学,二是为拥有这样有才气的老婆而庆幸。你看,作一个甘拜下风的丈夫,这也可以看出赵明诚这个男人的可爱之处的。

后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就成了后人传颂的经典中的经典。但我以为,这三句话固然经典,但若没有前两句的铺垫,境界也不会如此绝妙。为什么“人比黄花瘦”呢?是因为“消魂”;那为什么会“消魂”呢?是因为“东篱把酒黄昏后”——又喝酒了!

这首词上片是写快到重阳的这一天,因为思念自己的丈夫,李清照昼夜难眠,而在重阳这一天,闷锁屋中的李清照终于到院子里来了,要按重阳的风俗把酒赏菊。可一直百无聊赖地坐到黄昏,那些淡淡地花香渗满了衣袖,酒意渐浓风渐起,思念便如一种病,足以让人销魂了。也就是说思念并不一定让人销魂,而当“思念是一种病”时候,那就足以销魂了。而让思念成为一种病的过程,正是“东篱把酒黄昏后”的过程。

是酒,让李清照情志渐笃,用情弥深!

当国破家亡之后,当深爱她的丈夫赵明诚病逝,而欺骗过她的那个张汝舟也终于离开她之后,李清照的晚景陷入了孤独、清冷的氛围之中,这时候的李清照就更离不开酒了。不过在李清照,这时的饮酒倒未必是种借酒浇愁,这时候她饮酒倒不太多了。尤其是不太醉酒了,就像《声声慢》里说的那样,她饮的是“三杯两盏淡酒”,虽不敌“晓来风急”,但却是“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时候的唯一的精神伴侣。

我们一般认为这里一首绝对哀婉断肠的婉约词,尤其是最后有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这让后世很多人评价这是宋词人最能打动人心的一首词。但正是因为其中的“三杯两盏淡酒”,让我读出了这首词中哀婉、凄切之外的味道。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年华逝去的女子独自坐在窗前,饮着“三杯两盏淡酒”,从早晨一直到黄昏,枯坐终日,独自得黑。这是一般女子能做到的吗?不论她多么伤心,多么哀婉,多么忧愁!换了是薛宝钗,那肯定是伤心一会儿,就坚定的抹去眼泪,展开笑颜面对明天的生活了!

只有李清照,虽然她毫不掩饰地说“怎一个愁字了得”,可她在“乍暖还寒”的这一天里,与“三杯两盏淡酒”一起,寻觅过去的美好时光,感受冷冷清清的院落,甚至直面“凄凄惨惨戚戚”的情绪,虽然她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但她还是就这样“守着窗儿,独自得黑”了下去。我以为见证了这个漫长过程的“三杯两盏淡酒”,就特别能体现李清照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曾经爱过、恨过、创作过、生活过的女子的人性之美。她的生命历程就如一杯沉酿,在人生的终点处尽显其醇厚之美!

那么从酒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样一个李清照:她有着高尚而健康的生活情趣;她有着丰富而独立的人格魅力;她有着敏锐的艺术感受,有着惊撼世人的才情;她有着举世浊浊我独清的品性,也有着洞穿世情、可以写炼达文章的思想力。所以她才叫李清照——可以“朗朗清辉照古今”的一位奇女子!

说到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幸福婚姻,前些年学术界还引发过一段轰动一时的争论。争论的缘起是有些学者根据解析李清照的词作发现,她和赵明诚的婚姻生活并不像人们说的那么完美,甚至还出现过婚姻危机!

我们都知道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夫妻感情很好,他们家那简直就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少有的“五好家庭”。赵明诚死后,李清照一直都很怀念他。如果说二人感情好到这个地步,李清照又何必要再嫁一个人呢?而且她再嫁的时候已经将近五十岁了,到这个年龄,孔子都说“知天命”了,还有必要再折腾吗?到底是遇到什么人,让李清照做出了这么大胆的决定呢?

赵明诚死的时候,正当国难当头,金军渡江南下,南宋小朝廷开始四处逃窜。李清照也开始了逃亡生活,但是她的逃亡有两个很重要的背景,一是保存文物,二是洗刷冤屈。

我们都知道,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几乎就可以算是宋代最伟大的文物收藏家了。他们俩节衣缩食,一辈子收集了大量的文物,当年他们住在青州的时候,所收集的文物放满了十几间大屋子。金兵南下的时候,李清照护送文物南下到江宁,但还是有很多文物没能免于战火,所以送到江宁的文物就只剩下一半不到。后来赵明诚临死的时候,其它的什么话都没留下,就是交待李清照要看管好这些文物,也就是说这是赵明诚唯一的临终遗言。

可当时金兵马上就要攻占南京,李清照情急之下,把大部分文物送往自己的妹夫处保管。她的妹夫当时任兵部待郎,也就是国防部副部长,本来也是有能力来保管这些文物的,当时这些文物就送往了她妹夫所在洪州。结果金兵分兵两路南下,一路就是经过洪州,她的妹夫逃命还来不及,哪还顾得了什么文物,结果这部分文物又焚于战火了。

经过两次战火的劫难,李清照夫妇收藏的文物已经损失大半,剩下的在李清照身边的已经不多了,但剩下的可都是精品。这时候,李清照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也是无奈的决定——把这些剩下的文物中的极品全捐出去。

李清照思来想去,决定把这些珍贵的文物全捐给朝廷。一是南宋小朝廷这时候虽然也是个流亡政府,但毕竟是个政府,政府里有专门的部门管理文物,对这些文物来说,这应该是个比较安全的归宿。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要通过献宝来洗冤明志。

原来,赵明诚临死的时候,他的一个朋友曾经拿一个玉如意来找赵明诚夫妇鉴定,后来这个人把那个玉如意进献给了金人,但有传言就说是赵明诚向金人进献了一个玉如意。李清照四外申冤,为了表明清白,决定把剩下的文物也都进献给朝廷,这样一来可以见其清白,二来也可以保全这些文物。

于是李清照这个失去了丈夫的女子,就带着这些珍贵的文物,随着宋高宗逃亡的路线逃亡。先从南京到镇江,又从镇江到嘉兴,赶水路入海到舟山群岛,又从舟山再渡海到温州,这一路逃亡,从陆路到水路,再从水路入山路,对李清照这样一个带着一堆文物的寡妇来说,那可以说是颠沛流离、艰辛备至了。结果好不容易追上了高宗的逃亡政府,把大部分珍贵文物献上去之后,哪知道又发生了兵变,看管文物的一个姓李的将军把这些文物席卷一空,逃得不知所终。这时候的李清照可真是欲哭无泪啊,不仅她和丈夫一生的心血丧失殆尽,而且这还是她心爱的丈夫的唯一的遗命啊,你说让李清照如何来面对九泉之下的赵明诚呢?就在这时候,那个叫张汝舟的家伙出现了。

要说起来,李清照还是留了个心眼的,她在进献文物时把那些个重的、大的文物,什么青铜器啊、玉石文物啊都进献了上去,但还留了一部字画真迹没有交,因为这些毕竟又珍贵、又容易保存,所以还是放在自己身边比较放心。但在听说连进献上去的文物也遭了劫难之后,对手中剩下的这一点文物精品,李清照也开始放心不下了。因为她毕竟是一个孤身的女子,在封建社会,又有什么能力来自保呢?可那个时代,女人不依附男人基本上就无法生活。所以当时的李清照还是跟着她弟弟住在一起的,可她弟弟也有自己的家人啊,李清照不能永远跟着弟弟吧!于是这个嘴巴甜蜜蜜的张汝舟的出现,就为李清照提供了一种现实的选择:一是找个男人有了生活的依靠,二是这些文物也可以长久地在身边有个安全的归宿。正是基于这两个关键点的考虑,李清照决定大胆地迈出再嫁的一步!

但李清照有李清照的打算,张汝舟也有张汝舟的打算。你想,李清照一个快五十岁的人了,又刚死了丈夫没几年,张汝舟怎么会主动来追求她呢?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那个姓李的将军,可以为了李清照的文物而趁兵变席卷文物逃亡,这个张汝舟就不能为了李清照的文物而结一次婚吗?

可结婚后,他发现如意算盘打错了,李清照发现了他的真实目的,并不肯将剩下的文物交给他,这个张汝舟于是在婚后原形毕露,不仅不断地胁迫李清照交出文物,还对李清照拳打脚踢,施以家庭暴力。

要换作是其他任何一位女子,在那个封建时代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错了男人,也只得认命罢了。所以和李清照同时代的朱淑真,就是因为嫁错了人,才写下了伤心的《断肠集》。但伤心归伤心,在古代只有男人休妻的事儿,又不可能让女人来休夫,所以朱淑真也只能哀伤罢了,却不能做些什么。

可李清照不然,她毅然决然地要跟张汝舟离婚,张汝舟冷处理,李清照就把他告上了衙门,也就是“咱们法院见”!因为李清照揭发了张汝舟骗官的事实,张汝舟最终被除去官职,发配外地。按宋朝的法律,这样李清照就可以与张汝舟解除婚姻关系了。但按照宋朝的法律,“讼夫”也是要判刑的,所以,李清照最后虽然离了婚,逃离了张汝舟的魔爪,但也因为告丈夫犯了“讼夫”之条,被投入大狱。幸好在她弟弟的营救下,李清照在入狱后九天就被放了出来。

这些文物在李清照心目中的地位太重要了。一方面,这些文物本身的价值就无法衡量,让它们毁于战火或是落入坏人之手,那都是一种文化的灾难;另一方面,这些文物可是她和赵明诚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们美丽爱情的见证。

我们说情投意合是爱情的先提条件,所以古人常用“郎情妾意”这个词儿来描绘恋爱中的男女。但这只是恋爱中的男女,到了婚姻里,只靠情意绵绵是维持不了多久的,因为从心理学来看,“情”和“意”的心理活动都是一种纯粹感性的心理活动。因为是感性的,所以它的持续性并不强。要想加强它的持续性,就必须加入理性的添加剂。所以从爱情到婚姻,最理想的模式是情意相投之外,还要加上志趣相合。这一点,李清照做得非常聪明。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几乎就是整个宋代最有名的文物收藏家与鉴赏专家。赵明诚是个当之无愧的金石学家,而李清照在嫁给赵明诚之后,自觉地向赵明诚学习,很快也成为了一位杰出的金石学家,这就可以看出李清照的聪明来了。李清照作为杰出的文学家,其文学功底自然是非常深厚的。但文学创作与金石学也就是现在文物艺术科学还不完全是一回事儿。我们不知道她有没有刻意地去迎合丈夫的这个爱好,但我们知道她在嫁给赵明诚后,很快地将志趣爱好与丈夫协调一致起来,从而营造出真正志同道合的二人世界。这无疑为二人幸福的婚姻生活奠定了最为重要的基础。

西方人对爱情与婚姻有个说法,是说上帝把人一劈两半儿,然后扔在人群里,所以生命的意义就是要去找寻你的另一半儿!我想对于李清照来说,她应该是幸运地找到了她的另一半。赵明诚和她的夫妻生活,可谓琴瑟之合,丝丝入扣,那个她曾经深爱的丈夫,正是她生命里不折不扣的“另一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