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年4月8日:郭女王出生
郭女王,也称文德郭皇后(184年4月8日-235年3月14日),名讳不详,字女王,安平郡广宗县(今河北广宗)人,东汉南郡太守郭永之次女,魏文帝曹丕的皇后。郭氏少年秀慧,父亲郭永奇之曰:“此乃我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字。
郭氏早失父母,流离乱世。武帝为魏公时,入文帝东宫,深受宠遇。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文帝即王位,封为夫人(位次王后),同年魏受禅,进为贵嫔(位次皇后)。黄初三年(222年),册立为皇后。
黄初七年(226年)文帝驾崩,平原王曹叡继位,尊奉郭氏为皇太后。青龙三年(235年)春,郭氏在许昌逝世,葬于洛阳首阳陵,谥曰文德皇后。
少年波折
文德皇后家世代为郡县官吏,父亲郭永官至南郡太守,母亲董氏,生有三子二女。郭后生于汉中平元年(184年)三月初十,诞生时有异常之象。她年少美好明智,被其父视为掌上明珠,郭永察觉女儿有别于众,曾说:“这是我家的女中君王。”于是以“女王”作为她的字。
郭女王很早失去父母,在战祸中流离飘泊,后寄身在铜鞮侯家。武帝曹操为魏公时(213—216年),郭女王选入东宫,被比她小三岁的曹丕所喜爱。此时曹丕与曹植的夺嫡之战愈演愈烈,郭女王有谋士之才,时时向曹丕献纳良策。曹丕被立为太子,就有她在其中筹划的缘故。
得宠封妃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被立为王世子,郭女王的弟弟任曲周县吏,侵吞官府布匹,按法将获死刑。当时曹操在谯县,曹丕留在邺城,多次亲写书信,向掌管此案的鲍勋请罪,求他私下赦免内弟。但鲍勋不敢纵容,全部上呈。曹丕因此怀恨,敕命中尉参奏鲍勋将其罢免。
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受禅登基,建立魏朝,后宫中郭后,李贵人以及阴贵人都得到宠爱。曹丕先后册封郭女王为夫人(位次王后)、贵嫔(位次皇后),地位高居六宫之首。曹丕赏赐授拜曹氏宗亲九族,顾念郭贵嫔有家人,遂将其当做九亲一并封赏,郭贵嫔的外亲孟康因此擢升为散骑侍郎,当时散骑侍郎只有学识渊博的儒士才得入选,唯独孟康因为妃子的缘故充任其中。
黄初二年(221年),曹丕遣使赐死在邺城的甄夫人,这是因郭贵嫔受宠所致。《资治通鉴》《魏略》以及《汉晋春秋》记载,郭氏以谗言谮害甄氏,曹丕遂大怒赐死。
立为皇后
黄初三年(222年),朝廷提议立元后之事,曹丕想要立郭女王为后。中郎栈潜上疏反对说:“古代帝王们治理天下,不仅离不开文武百官的忠心辅佐,也离不开贤慧的后妃鼎力相助。能否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可以说决定着一个王朝的兴衰存亡。故而远古时期黄帝迎娶西陵氏之女嫘祖,尧帝二女娥皇、女英下嫁虞舜,都以贤明有德而著称,成为流芳千古的美谈。
而夏桀亡国狼狈逃往南巢,其祸根正在于宠幸妹喜,不修朝政;商纣王以炮烙剖心等酷刑对待臣下,目的也不过是取悦于妲己的欢心。因此历来贤明的君主都格外慎重对待册立元配皇后这件大事,总是在世族豪门之家选择知书达礼的淑女,来统领六宫,虔敬地祭祀宗庙,暗修教化之功。《易经》中说‘家道正而天下定’,这由小到大、由内及外的道理,正是先王们所规定的法典啊!齐桓公在葵丘接受爵位时,也特别申明,不能让妾成为妻子。
可如今宫中这位宠妃,常常借着皇上的恩情而僭越,礼仪直逼天子。如果陛下因宠而立她为皇后,使身份微贱的人骤然显贵,那么我担心后世会出现上下失序,纲纪废坠的局面。开国就不遵循法度,动荡不就会由上而起么?”
曹丕不从,遂于这年的九月初九(重阳),立郭女王为皇后。
尊为太后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去世。平原王曹叡继位,尊奉郭女王为皇太后,宫室称永安宫。
《魏略》记载,起初,郭女王没有子嗣,曹丕将曹叡过继给她。曹叡因其生母被诛,内心不平,后来不得已,才敬谨侍奉皇后,旦夕定省问安,皇后也因自己无子,便对他留心爱顾。
太和四年(230年),曹叡诏封郭表为安阳亭侯,不久进爵乡侯,食邑五百户,升迁为中垒将军。封其子郭详为骑都尉。同年,追谥太后父亲郭永为安阳乡敬侯,母亲董氏为都乡君。升迁郭表为昭德将军,加金章紫绶,赐位特进,郭表次子郭训也为骑都尉。后来太后的姐姐去世,曹叡想予以厚葬,为其修建祠堂祭祀,太后制止说:“自汉末天下大乱以来,王侯公卿的陵墓无不被盗掘,皆因厚葬。今安葬亡人最好以先帝首阳陵的薄葬为法。”(曹丕倡薄葬,其首阳陵甚简俭。)
合葬首阳
青龙三年(235年)二月初八,郭女王逝于许昌宫,终年五十一岁。《资治通鉴》《魏略》以及《汉晋春秋》记载,曹叡继位后追痛生母甄氏之死,郭女王因为忧惧而暴崩。死后以终制营造皇后陵墓,葬在首阳陵西。曹叡进封郭表为观津侯,食邑千户。升迁郭详为驸马都尉。
青龙四年(236年),曹叡改封郭后父亲郭永为观津敬侯,母亲董氏为堂阳君。追封郭后兄弟郭浮为梁里亭戴侯、郭都为武城亭孝侯、郭成为新乐亭定侯,皆派使者手捧策书,以太牢进行祭祀。后来郭表薨,长子郭详嗣爵,又分郭表之爵,封其第三子郭述为列侯。郭详薨,其子郭钊嗣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