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帽的由来
虎,作为华夏文明的图腾象征符号具有重要的社会关系意义与民俗文化意义,尤其在民间极为普及。因此,以虎塑造为型的服饰层出不穷,如虎头帽、虎头鞋、虎衣等,而这也正成就了民间儿童服饰的主要日常穿着的需要。
在精神世界极具强大的古代,虎头帽更多承载的是父母长辈对孩子的希望,希望他们在成长道路中能消除邪魔,像虎一样强大,并健康茁壮成长。虎头帽正是这类民间儿童服饰的典型代表之一,无论是其形制、文化内容还是工艺结构都具有中国传统服饰特色的影子。虎头帽上的图案看上去栩栩如生,形象生动,表现出了人民群众纯真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审美趣味。
起源发展
起源
起源一:中国自古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在索取大自然物质中经历千辛万难,各种求助威震灾难的象征物和神力的形式层出不穷,虎作为一种积极的象征意义,被人们认作庇护神,可以阻挡一切灾难,虎图腾在众多镇邪的崇拜中传承至今。人们把这种崇拜作为一种信仰逐渐渗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中,发展出虎头帽等独特的手工艺服饰。
起源二:中国虎头帽可能起源于古希腊的“狮头帽”。据说“狮头帽”由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制作,作为战盔。后来因为亚历山大大帝特别崇拜赫拉克勒斯,专门模仿了赫拉克勒斯头戴狮头帽的样子。而亚历山大征服的主要地区,是亚洲的波斯帝国,其地域涵盖土耳其、中东直到与中国交界的帕米尔高原西邻地域,也就是后来佛教传到东亚的主要发源地。所以,赫拉克勒斯的“狮头帽”,首先在佛教造像艺术中得到运用。
后来,随着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特别是公元4世纪后,北方信奉佛教的胡族政权确立,这些头戴狮子战盔、源自古希腊的护法神,以金刚和天王等形式,成了中国佛教造像艺术中的常客。
发展
武士虎头帽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通过各种接触渠道,隋朝时期的中国武士,也开始仿效对方的形象。不过,中国武士在仿效制作过程中,并没有完全照搬,而是将“狮头”改为了“虎头”。隋朝时期,带虎头盔、着明光铠的武士俑形式在墓葬中保留下来,证明带虎头盔的武士形象开始出现在世俗文化中。
唐朝时期的虎头帽武士俑在西安,洛阳等地多有出土。唐太宗爱将尉迟敬德墓出土了彩绘虎头帽武士俑,虎头帽将军俑,由此或可推测唐代时虎头帽从天王形象已经和世俗文化完全结合,武士虎头帽至此已经发展到极盛。宋代至明清时期的世俗武将甲胄中少有虎头盔,武士虎头帽至此走向消亡。
儿童虎头帽
西安东郊韩森寨唐墓出土有一件唐代虎头帽襁褓陶俑。此陶俑头带虎头帽,身穿圆领衣,体裹襁褓,真实反映了唐代婴儿服饰中的虎头帽和襁褓,它也是所见婴孩头带虎头帽最早的实物例证。关于宋元明清时期,儿童虎头帽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及实物流传均不多见,或可推测儿童虎头帽始于唐朝,并未盛行。
20世纪初,恰逢清末民初,战争频仍,社会动乱,儿童成活率低,人们寄希望于威猛的虎来保佑孩子远离邪魔,虎头帽才一度盛行起来。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衣着西方化,虎头帽告别了盛期,于城市里逐渐消失。
象征寓意
在象征寓意上,虎之勇猛强悍和震慑力,从武士延伸到儿童,充分表达了中国母亲们对孩子的殷殷爱恋。戴上威武的虎头帽,远离邪魔病毒,健康成长,儿童虎头帽里贮满了平安幸福的期盼。虎和孩子已经融为一个整体,虎就是孩子,孩子就是虎。所以,儿童虎头帽的象征功能在于对孩子的祝福,保佑儿童健康成长。
-
上一篇: 《爱的厘米》陈志军出轨被抓
-
下一篇: 雷锋帽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