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人春节礼单中为何没有名酒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是南宋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的名句,里面有一个疑问,同样是腊月里酿的酒,为何农家的腊酒是“浑”的?陆游还劝同饮者“莫笑”,说明这种酒质量实在不咋的。
马上过年了,春风送暖入屠苏,到亲朋故旧处走动,不能空着手登门,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人情习俗,礼尚往来,不在轻重,表示心意,温暖人心。
南宋的时候,人们过春节也送礼,礼单中是不是也包括酒类呢?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酒是有的,但极少,除了社会上层部分人互相馈赠一些极品佳酿之外,一般士大夫、老百姓则完全不送酒,因为普通的“浑”酒家家都有,随便哪个店铺也能买得到,没有必要送。
不是不想送,而是没得好酒送。宋人和唐代以及北宋人一样,都喜欢喝酒,“人物浩繁,饮之者众”,社会上层至下层,酒是当时消费量很大的饮料。按今人的研究,当时的酒可分黄酒、果酒、配制酒和白酒四大类。
黄酒以谷类为原料,“凡酝用粳、糯、粟、黍、麦等及曲法酒式,皆从水土所宜”。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糯米取代黍秫等,成为主要的造酒原料。果酒包括葡萄酒、蜜酒、黄柑酒、椰子酒、梨酒、荔枝酒、枣酒等,其中以葡萄酒的产量较多,《五总志》说:“葡萄酒自古称奇,本朝平河东,其酿法始入中都。”河东盛产葡萄,也是葡萄酒的主要产区。
白酒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蒸馏酒。关于白酒的起源,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说法认为,白酒起源於唐宋时期,是中国人独立完成,而非外域传入。
但宋人所谓的“白酒”,并不具有蒸馏酒的性质,当时的称呼是蒸酒、烧酒、酒露等,陆游在山西村喝的“浑酒”大概就是烧酒的一种。
配制酒多属品味的滋补性药酒,如有酴酒、菊花酒、海桐皮酒、蝮蛇酒、地黄酒、枸杞酒、麝香酒等,今人统计约近百种。
南宋的民间酒,尽管品类较多,但制作技术普遍比较原始,决定了它的质量不能跻身名酒之列。这种现象在北宋时就曾被宋太宗严厉批评过,因酒质低劣,太宗皇帝下诏将两浙“湖州万三千三百四十九瓶,衢州万七千二百八十三瓶”,“并许弃之”。从这个记载来看,宋太宗或许是中国打击假酒案的第一人呢。
南宋时,但凡民间岁供的酒,皇帝和显贵们一般是不喝的,因为“诸司、邸第及诸州供送之酒”,尚不在名酒之列,只拿来“祠祭”,然后赐给下人喝,或者干脆批发给酒肆换钱,所谓朝廷的“无本生意”就是这么来的。
人们平时随便在哪儿都能喝到劣质酒,到了春节送礼时,再送劣质酒,就显得很没有必要,不如选送其他的稀缺品,如盐巴、茶叶、果品等,反而能够表达“汪伦之情”。
南宋的名酒哪儿去了?要说南宋没有名酒,许多人可能不信,当然赵炎也不信。因为远在唐代就有大诗人杜牧为汾酒“杏花村”做过广告的,另外,据现在的“剑南春”之宣传,该酒可是唐代宫廷专用的呀,难道宋代人不知道?知道,只是很难喝到。
“杏花村”在南宋时并未破产倒闭,但地界“沦陷”了,需要搞“榷场”拿好东西跟人家去换;“剑南春”倒是有,可工艺复杂,年产量有限,基本被皇家垄断了,据说宋高宗吴后家的“蓝桥风月”、宋宁宗杨后家的“清白堂”等,都是“剑南春”的工艺,绝对是“御酒”。
除了这两种名酒外,南宋还有其他不少名酒,但都集中在官府的控制中。如军队殿前司的“凤泉”、浙东提举常平司的“爰咨堂”、浙西提举常平司的“皇华堂”、江东转运司的“筹思堂”、苏州的“双瑞”、越州的“蓬莱春”等,都由官府生产。
又如秀王府的“庆远堂”,则属达官贵人家酿造。宋孝宗也是喜欢名酒的,“禁中供御酒,名蔷薇露,赐大臣酒,谓之流香酒”。
这个“蔷薇露”大概和今日的“茅台”一样,是国酒,但商标所有权,却是宋孝宗自己的。<br/>知道了吧,南宋的名酒基本不在市面上出现,一般士大夫和老百姓怎么能买得到?就是李清照、辛弃疾之类社会名流,也不见得能够喝得到。
比如李清照晚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词中的“淡酒”大致应该是极为普通的酒露,市场上的价值不会超过六十文小钱;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喝得也是普通酒,因为他当时赋闲多年,钱是不会缺,可名酒就难弄到了。
辛弃疾与朱熹,号称当时南宋的“双子星座”,淳熙七年(1180年)春节期间,辛弃疾调任隆兴府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值严重旱灾,辛弃疾担负起救荒使命,在大街上贴出赈济榜文,只用八字:“劫禾者斩,闭粜着配!”朱熹为此登门看望辛弃疾,仅带了几本书作为礼品,还是辛弃疾拿出珍藏多年的好酒招待他,席间,朱熹赞扬辛弃疾说“这便见得你有才”。
-
上一篇: 原来这条官规一千年前就有了
-
下一篇: 《千里江山图》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