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为什么怪杨贵妃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白居易有一首诗《长恨歌》写的就是杨玉环。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可见她有多美。杨玉环出身很好,家里条件不错,从小受到比较全面的教育。所以杨贵妃打小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精通音律,弹琴跳舞样样精通,搁现在参加个选秀节目,绝对是冠军,那是相当迷人,此处该有哈喇子。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被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给看上了,应该是故意的。李瑁一看,世上竟有这般女子,喜欢的不要不要的,接着把她迎娶过门,当了自己媳妇。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贵妃是于马嵬坡之变中自尽身亡,死得很凄美。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这场历时八年,席卷半壁江山的战火不仅成为唐朝的转折点,更是整个中华文明由开放转向保守的转折点。

开元后期,由于安定繁荣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渐丧失了以前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改元天宝后,他纵情享乐,宠爱杨贵妃,信任宦官高力士,把朝政全交给宰相李林甫处理。李林甫对玄宗事事逢迎,私下却利用职权,专横独断。林甫死后,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继任宰相,更是排斥异己,贪污受贿,使政治日益败坏。加上当时土地兼并剧烈,贫富悬殊严重,政治、经济、社会渐呈衰败之象。

安禄山本是混血胡人,貌似忠诚,生性狡诈;由于得到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使。安禄山见唐室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便于公元755年,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第二年,唐军在潼关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走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随行的将士在愤怒中杀死了杨国忠,又逼使玄宗绞杀杨贵妃,才肯继续起行,南下至四川。

安史之乱前,唐代的社会可以说是到达了封建社会的顶峰。而安史之乱不仅破坏了北方的经济生产,还影响了政治格局。安史之乱前,唐代中央集权可以说是很稳定,武则天称帝这种事都能发生,并且还没有被推翻,可见其统治的稳固。而安史之乱后,一大批安史之乱中的叛将投降,但唐王朝为了安抚其心,没有夺其权,反而封了一大批节度使(实权),这批降将本身就对中央不感冒,更何况中央还给他们一个正大光明的名分。由此藩镇割据严重内耗唐王朝。

杨玉环是唐明皇最宠爱的贵妃,生前受尽恩宠,连带整个杨家也跟着得势。想让杨玉环死的从头到尾都是唐玄宗本人吧,整场马嵬驿兵变不过是唐玄宗演给她看的谢幕剧吧,既然想让她死,又怎么会去救呢。唐玄宗这么薄情寡义的人,在自己落难了,最危急的的时候,面对反叛自己的陈玄礼,事后居然压根没追究他的事,他的后代还能三代为金吾卫统领,这你敢信。

杨贵妃算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啊,而且处在风暴中心,那些事情和她千丝万缕都有联系,比如安禄山是她所谓的义子,杨国忠这个毫无才能的平庸之辈因为裙带关系平步青云,几个姊姊也因此受封国夫人,每个月几万的脂粉钱,嚣张到强拆宰相旧宅,皇子皇孙结婚都要请她们安排整个杨氏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家人骄奢跋扈,到处得罪人,又夺取了别人的利益地位,叛乱名义上又是针对杨国忠的,你说杨贵妃还能活吗?

有人说杨贵妃没死,逃到了日本。日本影星山口百惠,称自己是杨玉环的后代,这个日本最女著名的影星,因为杨贵妃竟以是中国杨家的后代为荣。甚至,在日本有“杨贵妃崇拜”的文化现象,她成了日本人心中的观音菩萨。在日本京都御庙泉涌寺,有“杨贵妃观音堂”,供奉着“杨贵妃观音”木像。日本人把山口县称为“杨贵妃故里”,当成杨贵妃的第二故乡。杨贵妃在文字塑造和传说当中,过于美了。

《古今宫闱秘记》载玄宗言:“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玄宗对其一见钟情,为得到她不惜违背伦常,“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的羞花,说的就是她。而李白、白居易两大诗人笔下的杨贵妃,更是将她的美推向不可企及的新高度。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一日玄宗与贵妃在沉香亭赏花,宫中歌舞已看得厌烦,于是叫来李白命其写点新乐章。李白奉诏而写下这赞叹美人的千古名句。我记得最早接触唐太宗跟杨贵妃的故事,应该是在我小学时期,从那时起我对杨贵妃印象不是特别好,甚至觉得杨贵妃可能就是红颜祸水,是她间接引起的安史之乱。

学到李白的长恨歌当中有句诗:“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学到这的时候,我开始有点同情杨玉环,因为当时在总官兵的威逼下,唐明皇无奈赐白绸令杨玉环自缢,尸体葬于马嵬坡,所以后来才有了李白长恨歌当中的“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的佳句。以至于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总是想起这句话,我觉得现代的爱情,远没有唐明皇当时对杨玉环的那份喜欢。

当然马嵬驿贵妃被赐死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我想,置身那时,我们可能都会成为李隆基。毕竟人最爱的都是自己啊!这是最真实的人性,比起电影里绕一大圈去谋杀贵妃,这触手可及的选择困难更令人感觉恐惧不是么?帝王身上有责任杨贵妃自然理解,而且也知道和自己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吧。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仓皇逃出长安。第二年,队伍途径马嵬驿的时候,军队哗变,逼唐玄宗诛杀杨国忠和杨玉环。万般无奈之下,唐玄宗赐杨贵妃自尽,当时杨玉环只有38岁。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叙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悲剧故事。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

唐玄宗耽于享乐,使国政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安禄山任三道节度使(平卢、范阳、河东),军权在握。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发动兵变,翌年就攻入都城长安,安氏称帝。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皆采以守势,但不为杨国忠所接受,被迫出战,最后以失败收场。唐玄宗逃入四川,到了马嵬坡途中六军不发,有将领请杀杨国忠与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

战争过程中的食人悲剧,只是迫不得已情况下的极端现象。安史叛军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所经之处,必将城内百姓衣物财产搜刮一空,强迫精壮男子为苦力,妇女皆被奸淫,老弱病幼直接杀死,挑在刀槊之上为取乐。短短五年,唐王朝的人口从安史之乱前的五千二百余万,锐减到不足一千七百万,损失近三千六百万,也就是三分之二的帝国子民,从此变成一串数字,消失了,史书上一再强调“禄山精兵,天下莫及”,因为写史的人是事后诸葛亮,有上帝视角。而在安禄山刚宣布造反时,封常清就完全不把他当回事。

后期玄宗是昏君代言人,大家总对封常清被杀一再表示惋惜。其实,你看看他开始的大言不惭,和后面的狼狈相,谁当皇帝也想剁了他啊。会爆发安史之乱,这个“军功章”有杨贵妃的一半,另一半,当然就是离不开一个“贪”字。安禄山也是因为“贪”这个江山,才会打算起兵,主要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成为统治整个唐朝的皇帝。如果没有这个心,是不会看到一个时机就马上起兵作乱。我觉得极致的凄美一句,“愿大家好住,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