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起源于什么时候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许多人会选择在清明前后扫墓祭祖,表达对祖先的缅怀。那么清明节的这种习俗又是起源于何时呢?
古代北方中原地区在初春季节气候干燥,容易引发火灾。所以上古时期的人们就在这段时间中举行祭祀活动,将上一年保存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禁火”。在“禁火”期内人们只能吃冷食、生食,所以便有了“寒食节”。
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介子推不惜“割股奉君”,帮晋国公子重耳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那段时光。后来重耳成为晋国国君,即晋文公。介子推功成身退,隐居深山。晋文公明知介子推不愿出仕,但觉得自己还是应该报恩。由于不知介子推究竟隐藏在深山何处,于是下令烧山想借此将其逼出,结果却意外烧死了介子推。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因此,“寒食节”又和纪念介子推联系到了一起。
那么,寒食节和纪念介子推又跟清明节扫墓祭祖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彼此之间关系不大。后世之所以将清明节同寒食节以及纪念介子推联系到一起,主要是因为日期上接近(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清朝历法改革后正式定为清明节前一日),至于具体祭祀活动内容则没什么相关。
清明节扫墓祭祖习俗真正源头其实要从汉末至南北朝这段时期的家族墓葬开始说起。
东汉晚期,家族成员埋入同个墓地的做法开始在精英阶层中盛行。到了南北朝时期,这种家族墓葬的方式成为主流。原本人们扫墓祭祖往往是发生在三代之间,即儿子给父母扫墓或孙子给祖父母扫墓,但隔了更多辈的子孙后代则不会给祖先扫墓。
家族墓葬出现后,那些原本没什么联系的远亲也会因为共同祖先的缘故参与扫墓祭祖。这种活动不仅是为了缅怀先人,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家族凝聚力。在南北朝这种战乱不断的年代中,家族凝聚力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扫墓祭祖被赋予了更多现实意义,所以逐渐发展成为连接亲缘纽带的仪式。这种仪式一般发生在冬至过后的第105天左右,即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所以清明节扫墓祭祖渐渐演变为习俗,亲属们到四代或五代以前的祖先坟地扫墓祭祖成了很常见的现象。
从唐朝早期开始,家族成员会在寒食节和清明节前后齐聚祖先墓前扫墓、祭祖,并享受盛宴。那些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也因此重新获得结识的机会。这样就有可能形成规模更大、更有自觉意识的家族,使家族成员能够一起行动,或是在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朝廷也鼓励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因此将寒食、清明列为法定节假日。唐代的假期从四日至五日不等,宋代更是将假期延长到了七日。
综上所述,清明节扫墓祭祖源头出自汉末至南北朝的家族墓葬,到了唐朝时期演变为正式节日,其重要性也不断得到加强,后来成为了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
上一篇: 仫佬年有什么习俗
-
下一篇: 司藤番外结局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