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人物

吴六奇的历史原型是谁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吴六奇(1607—1665),汉族人。字鉴伯,号葛如,绰号吴钩,广东丰顺(今广东梅州市丰顺县丰良镇南厢大衙)人。幼读诗书,广涉经史。嗜酒好赌,荡尽家产被充为邮卒。后浪迹粤闽江浙。在浙江海宁,遇名士、孝廉查伊璜赠资遗归,并荐入伍。纠集乡勇,称雄乡里,镇压义军后成了地方军阀,被明朝廷赏识。

永历帝封他为总兵。1650年率部降清,并在潮汕等地区实行“禁海策“、“片帆不得下海”,大肆屠戮潮汕海民,死难者数万人不止,因此得到顺治皇帝的破格赏赐,授挂印总兵官左都督、太子少保、晋少傅兼太子太傅。殁后赠少师兼太子太师,赐谥顺恪。

为金庸小说《鹿鼎记》中大力将军吴六奇的原型。

人物轶事

吴六奇少年时流落在凤凰山一寺院中打杂。寺里的僧人夜里教授徒弟棒法,吴六奇在旁看着就学会了。天亮僧人下山,吴六奇与其徒比试,不想失手将他打死,就自缚候僧发落。僧人让他试演棒法后叹息说:“这虽然是我的棒法,但你使得出神入化,已可万人敌了。”仍然留他在寺里。又一日,吴六奇巡夜遇虎,于是一棒毙之;又遇一虎,也毙之,用棒挑回寺院。僧人惊奇之余就对他说:“现天下大乱,你还是下山建功立业去吧。”

文学形象

时值明末清初,吴六奇开始为驿卒,留意各地山川形势,行兵布阵。后行乞于浙江海宁,遇到大儒查伊璜,引出了一段涌泉相报的佳话。这些传奇故事在金庸的《鹿鼎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王士祯的《香祖笔记》、蒋士铨的《雪中人》和郑昌时的《韩江闻见录》中都有描述,可见流传之广。吴六奇后来以左都督出任饶镇总兵,因无法找到僧人,就在凤凰山乌岽顶捐建了一个太平寺,其做法是为帮助查伊璜逃过文字狱劫难。此人在历史上真的存在,但是并非像金庸写的那样。

吴六奇墓

1962年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湖寮圩清初吴六奇墓出土。通高19-25厘米。陶质,模制兼手制。现藏广东省博物馆。

墓中随葬各类俑共四十七件,分三组置于墓圹内的三个殉葬箱中。其中,左箱是一组侍女俑,十三件,均作捧物侍立状,头或梳单层平髻,或梳双层高髻,上身内著长袍,外套描金线或红色对襟夹褂,手持盏,或果盒、宫扇、巾被等,侧列于桌、床、架之间;右箱是一组庖厨俑,三件,均作袖手侍立状,头戴瓜皮式帽,上身内穿窄袖长袍,外套描金线宽短袖对襟夹褂,足穿靴,立于厨灶和炊具之傍;中箱是一组衙吏俑,三十一件,有吏侍俑、衙差俑、传令俑、仪仗俑、乐俑等,分别环立在衙座之后,身分不同,造型和服饰也各不相同:

吏侍俑,头戴旗牌帽,上身内著窄袖长袍,外套宽短袖饰朱彩或阴方形花纹对襟夹褂,或缚腰带,或系朝带,足穿长筒靴,扶带而立;衙差俑头戴船形红毡帽,身著绘彩或描金线的宽袖长袍,腰束宽带,肩披坎肩,足穿长筒靴,扠手或扳手而立;传令俑,皆穿窄袖长袍,外加宽短袖对襟夹褂,头上或戴瓜皮式帽,或戴旗牌帽,或戴平顶笠形帽,分别作捧文书、捧宝剑、捧大伞和背弓矢之状;仪仗俑,服饰分二类,一与衙差同,一与传令同,均作持杖状,惜仪仗多已失;乐俑,衣著与衙差同,唯帽为瓜皮式帽,手持笛、箫等乐器。

俑多加彩绘。清俑,承明俑发展而来,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这批陶俑,均为压模成形,再加刻画加工,制作精致,风格虽与明俑基本相似,但造型多有变化,人物塑造相对生动,已不似明俑呆板。再就组合而言,整批俑系由女侍俑、庖厨俑、衙吏俑等多种俑组成,与明代仪仗俑一统天下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它们基本反映了清俑制作、造型和组合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