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事件

鸿门宴上座次的安排说明了什么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重点名篇,也被选入了高中语文教材。其中人物宴饮的座次安排,颇有看头。我们看原文:“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古代人喝酒吃饭时的座位安排颇有讲究。按古代礼仪,君臣相对,君面南,臣面北;宾主相对,宾面东,主面西;长幼相对,长面东,幼面西。按这种礼仪,显然西方和北方是尊贵的位置,而南方和东方是卑微的。而《鸿门宴》中,项羽留下沛公一起喝酒,他坐在西边,范增坐在北边,让刘邦坐在南边。

如果按照宾主的礼仪,这种安排就是错误的。刘邦作为客人,应该“面东”,即坐在西边。项羽是主人,按理应该“面西”,坐在东边。所以,很多教学参考书和试题,就此设计理解点,说这种座次安排说明项羽的狂妄自大、目空一切。

但我认为并非如此。第一,我们看司马迁的笔调和其中人物的语言,其中相关人物的称谓很有意思。“鸿门宴”选段中,司马迁是这样写的:“沛公军霸上”、“沛公大惊”……“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项王许诺”、“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刘邦被称为“沛公”,而项羽被称为“项王”。

其实,作者的笔调似乎就已说明了很多问题。第二,司马迁把这段历史归入《项羽本纪》,什么是“本纪”,就是记叙帝王事迹的。在作者心中,其实早已把当时的项羽当成的了帝王。第三,当时刘邦是带着歉意去解释的,其实他自己心里都明白,自个儿捡了便宜——趁对方正与秦军精锐苦战的时候,抢先进入了咸阳。所以,严格意义上说,他不能算作宾客。

综上所述,鸿门宴并不是宾主喝酒吃饭的宴席,而是君臣相对的局面。既然这样,那么,“臣面北”——刘邦坐在南面,是正确的。但君——项王,却没有坐在北边面南,而是范增,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认为原因有二。其一,他为了尊敬范增,因为他是亚父。其二,项羽对自己称帝似乎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但不管怎样,不能让你刘邦坐在尊贵的位置上,要知道,我经历的苦战,我的功劳,比你多了去了!

当然,刘邦也不是吃素的。他的表现不卑不亢,比如原文是这样说的: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他从来就没有承认你项羽是“王”,而是用“将军”称呼。

一席鸿门宴,道出太多的小九九。至于历史的真相是什么,我们并不能彻底知晓。因为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还好,司马迁这位曾遭受西汉执政者凌辱的史学家,用了不少的春秋笔法,让我们对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有了更多还原真实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