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内战发生的背景
爱尔兰内战,是一场1921年12月6日签署英爱条约的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的冲突。条约的反对者反对保留英国与爱尔兰之间的宪政联系和北爱尔兰六郡未被包括于爱尔兰自由邦之内。内战伤亡远大于之前的英爱战争,并在爱尔兰社会留下深刻裂痕。它对爱尔兰政治的影响仍显而易见。
战争背景
英爱条约的签署
英爱条约产生于爱尔兰分离主义分子与英国政府之间的英爱战争。条约规定成立自治的爱尔兰国家,控制爱尔兰大部分人口与土地,拥有自己的军队和警察。但是,它规定这个国家正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一样,是英帝国中的一个自治领,英国君主作为国家元首,而不是像大多数民族主义者推崇的独立的共和国。条约也规定新的爱尔兰议会的成员必须宣读如下的“效忠誓词”:
“我……庄严宣誓诚心信服与效忠依法成立之爱尔兰自由邦宪法,依照爱尔兰一般公民之职责,与大不列颠及其依附与加入之大英国家联邦之组成国家,忠于国王乔治五世陛下及其子嗣和合法继承人。”
该誓词引起许多爱尔兰共和派分子强烈反对。在条约之下新的国家不是被称作共和国而是一个“自由邦”,并且只包括爱尔兰西部与南部的26郡。剩下的六郡作为北爱尔兰仍然留在联合王国内。
另外,几个战略港口仍然被皇家海军占领。 虽然如此,领导爱尔兰谈判团的共和派领导人迈克尔·柯林斯,劝说道,条约“没有给予所有民族渴望和追求的最根本的自由,而是实现自由的自由”。之后的事件最终证明他是对的,自由邦后来演变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共和国。但是,1922年时反条约斗士们相信条约永远不会导致爱尔兰的完全独立。
民族主义运动的分裂
在条约问题上的分裂是非常个人化的。双方的领导者们在独立战争中曾经是密友与同志,这使得他们为之丧命的意见不和更加痛苦。迈克尔·柯林斯觉得埃蒙·德·瓦莱拉派他当全权代表进行条约谈判,是因为他知道英国人不会在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上让步,他要柯林斯承担接受妥协方案的指责。
于是当德瓦莱拉拒绝支持全权代表们与大卫·劳合·乔治和温斯顿·丘吉尔达成的协定时,柯林斯深深感到被出卖了。对德瓦莱拉来说,他对柯林斯与亚瑟·格里菲斯没有征求他和爱尔兰内阁的意见就签署条约感到震怒。
爱尔兰国会在1922年1月7日以64票对57票勉强通过了英爱条约。条约被批准之后,一个以迈克尔·柯林斯与亚瑟·格里菲斯为首的“临时政府”成立,用以将权力从英国政府移交到爱尔兰自由邦。
由于条约被批准埃蒙·德·瓦莱拉辞去共和国总统职务,带领反对条约的新芬党派别离开国会。他挑战国会批准条约的权力,声称它的成员违背了他们对爱尔兰共和国的誓词。
德瓦莱拉之后尝试改善妥协方案,使新的爱尔兰自由邦拥有与英联邦的“外部联系”,而不是它的成员。更严重的是,大部分爱尔兰共和军的军官也反对条约,并于1922年3月军队会议上宣布拒绝承认爱尔兰国会接受条约的权力。反条约共和军组建了他们自己的“军队执行会”,并承认其为该国真正的政府。
但是,双方都想避免内战。柯林斯建立了一个“军队再统一委员会”来重新统一共和军,并和德瓦莱拉的反条约政治追随者们订立了选举协定,共同计划在1922年自由邦的第一次大选中竞选,之后成立联合政府。
他也尝试以同意新国家的共和式宪法(对英国君主一字不提)来换取与反条约共和军领袖们的妥协。共和军领袖们如廉姆·林奇已准备接受妥协。
但是,共和派宪法因为违反条约条文被英国否决,英方威胁对自由邦实施贸易封锁,除非条约得到完全实施。柯林斯勉强同意。此举完全破坏了赞成与反对条约派别之间的选举协定,双方在1922年6月18日的爱尔兰大选中作为敌对党派参选,双方都自称为新芬党。赞成条约的新芬党以239193票对133864票战胜反条约新芬党。另有247226人投了其他党派的票,这些党派都是支持条约的。
大选显示爱尔兰选民支持条约与爱尔兰自由邦的建立,以及新芬党已不能代表全体人民。但德瓦莱拉和他的政治追随者与大多数共和军继续反对条约。有人引述德瓦莱拉的话说:“多数人也没有权利做错事”。
同时在迈克尔·柯林斯与亚瑟·格里菲斯领导下,按照条约成立了临时政府以建立爱尔兰自由邦,并组建了代替爱尔兰共和军的爱尔兰国民军,和一支新的警察部队。但是,由于当初设想新的军队会以共和军为核心组建,反条约共和军部队被获准接管英国军营并接收武器。事实上这意味着至1922年夏,自由邦的临时政府只控制着都柏林和一些诸如朗福德这样共和军团体支持条约的地区。
战斗最终会在临时政府试图在遍布全国,装备良好与不愿妥协的反条约共和军中维护自身权威时爆发,特别是对都柏林的某一强硬团体而言。
-
上一篇: 爱尔兰独立战争是什么
-
下一篇: 都柏林之围事件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