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事件

蓝领是什么意思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蓝领﹙Blue-collar worker﹚是一个西方传来的生活型态定义,这个概念是在美国五十年代提出的,即美国进入信息化时提出的。

“蓝领职工”一词出现较晚,始见于20世纪40年代,被称为白领的相对一族。

蓝领汉语词典解释:某些国家或地区指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他们劳动时一般穿蓝色工作服。

特征

许多蓝领族在工作上是相当有经验和博学的,尽管他们不见得都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但累积了一定经验之后,通常会被上司指派为团队的负责人,如工头,就是一个例子。其他蓝领族的特色还有薪水的计算与发放方式,通常是以时计薪,可能领周薪而非月薪、亦可能是领现金、而非支票或汇款银行。实行轮班工作制的蓝领族,假期较不一定。

蓝领族的薪水在多数情况下是低于白领族薪水的,但是某些非常专业的蓝领族亦可能领有高薪。最后,比起白领族,蓝领族所面对的职业伤害和风险是非常高的,但是并不常也享有一定的医疗保险福利。

蓝领工会是加强蓝领族职业安全与福利的重要组织,蓝领工会经常就福利、工时和薪资等细节,与资方谈判,也有责任调解组织内的冲突。许多知名的罢工都是由蓝领工会执行的。

蓝领群体给大众非常正面的印象

工业化文化造就的蓝领,在具备了强劲的体能之外,还受过正规化的职业培训,工作时具有一丝不苟的质量精神和协作精神。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蓝领比无领要有教养,而蓝领平时在生活形态和消费习惯上与白领相比,要更加朴素、踏实,少了白领的虚荣和花哨的作派。大众对于蓝领群体的整体正面印象,无疑为国内企业打造蓝领品牌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对于那些产品本身就强调实用、朴实、耐用、性价比高的品牌来说,蓝领的整体形象和产品形象应该说非常地切合。

明确的自我社会地位认知、中等水平的经济实力、彰显个性和改变社会地位的心理需求,共同决定了蓝领群体品牌消费时倾向于在品牌与价格之间寻找平衡。

拥有很高的组织化水平,具有统一的职业技能与生活方式,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有清晰的认知,能定义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商品,因此在消费过程中蓝领群体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与文化偏好在一系列可能性之中进行选择,从而形成特定的标志性品牌。但是受自身在社会分配体系中的地位和经济实力所限,他们的消费不能像高级白领和金领那样主要受品牌的指引,而统一的生产技能和职业规范以及确定的社会联系使得他们又不会像无领阶层那样将价格作为惟一的选择标准,因此蓝领群体在消费过程中体现出一种更加务实的群体消费特征,表现为在价格和品牌之间进行权衡。

分类

蓝领内又分为:锐蓝、普蓝、深蓝

普蓝和深蓝就是从事体力劳动的,锐蓝就是中间转换的阶层,有可能向白领转变,深蓝就是指有一定技术的人。从收入来讲,蓝领并不一定比白领低,锐蓝的收入其实比普通的白领高。

蓝领的调查显示:男性略多于女性,男女比例接近六比四,呈现年轻化的趋势,21至25岁的人群是绝对的主力军,占到50.3%,26-30岁的人占21.3%;40岁以上的不足4%。近50%的蓝领具有高中、中专或技校学历。蓝领收入为中等,42%的蓝领个人月均收入在1000元到2000元。

NBA蓝领球员:在NBA中指那些工资较低500万左右,但是数据很高效,每一场都很拼命的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