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人物

唐宣宗是怎么死的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李晔(867年2月22日-904年),即唐昭宗(888年-904年在位),初名杰,即位后改名敏,后又改名晔。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之弟,唐朝第十九位皇帝(武则天和唐殇帝除外),在位16年。

李晔于文德元年(888年)即位,之后制订出一套适应形势的统治方略,并实行了平定四川与河东李克用的战争,但是效果大相径庭,此后其受制于李茂贞与朱温。天祐元年(904)八月十一日,为朱温所弑,终年38岁,葬于和陵,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

文德元年,僖宗皇帝病危,朝中大臣拟立皇弟吉王李保为嗣君,权宦杨复恭想请立还是寿王的李晔。之所以想这样做,是因为唐后期宦官自行废立,祸乱朝纲,加之当时的李晔也能够表现一些军事才能,与杨复恭关系相处也算和谐,比较能为杨复恭等人接受。

病危的僖宗已经不能说话,只是略微的点了点头算是恩准了。于是遗照立寿王为皇太弟,监军国大事,当时寿王住在少阳院,宰相孔纬,杜让能带人去观察。群臣见他“体貌明粹,饶有英气,亦皆私庆得人”。过了八天,僖宗皇帝驾崩,李晔即位于柩前,是为昭宗。

昭宗即为之初,唐王朝的主要政治问题是内有宦官把控朝政,外有强藩尾大不掉。尤其宦官杨复恭擅行废立的行为,让昭宗深港芒刺在背。

所以表面上,昭宗对杨复恭表示尊敬,但政事却避开与杨的接触,都和宰相大臣们商议,而且暗地里经常与大臣们谈论限制宦官,提高君权的事情。

一次,昭宗的舅舅王瓌要求出任节度使,昭宗问杨复恭可否予以任命,杨复恭以汉朝吕产、吕禄,本朝武三思事故,竭力阻挠。王瓌没能当上节度使。

后来,杨复恭担心王瓌同自己争权夺势,先是主动提出让王瓌出任黔南节度使,然后在他赴任的途中,派自己的亲信把王瓌所乘的船弄沉,王瓌一家及仆人全部淹死。事后,对昭宗谎称船只遇难。不久,昭宗得知了王瓌的真正死因,对杨复恭更是深恶痛绝,发誓要将其铲除。

杨复恭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培植和很多党羽,在朝廷内外认了很多干儿子,其中有个叫杨守立的,为天威节度使,勇武过人。昭宗用计离间杨复恭和杨守立的关系,让他两个人相互攻击,以便趁机除掉杨复恭。

一次,昭宗对杨复恭说:“你的那个叫守立的儿子,我想叫他到宫里担任守卫,你把他领来吧。”杨复恭不知是计,很快就把杨守立领进了宫。昭宗当即封他统领六军,并赐姓李,赐名顺节,宠信非常。

李顺节果然上了钩,为了博得皇帝的欢心,同“义父”杨复恭争夺大权,李顺节经常向皇帝打小报告,揭发杨复恭的种种不法行为。

大顺二年,昭宗与杨复恭矛盾开始公开化,还借机收了杨复恭的兵权,把他赶出了朝堂。杨复恭自认为拥立有功,又受到这样不公的待遇,恼羞成怒,就写信给他在给地的干儿子们,让他们“积粟练兵,不要进奉”,自己跑到了兴元,纠集兵力,公开和昭宗抗衡。

昭宗也借助各地节度使的力量与之进行斗争,一年多后,杨复恭被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打败,在逃亡的途中被捉,当即被斩首。

经过一系列斗争,昭宗初步掌握了权力,狠狠打击了多年以来宦官骄横跋扈的状况,使宦官势力多年来第一次遭受重创。但是在打击宦官势力的过程中,另一个令昭宗头痛的难题又出现了,这就是越来越庞大的藩镇势力。

面对这样的状况,昭宗认识到皇室微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一支足够震慑诸侯的武装力量,所以藩镇才各自拥兵,目无天子。

僖宗时,中央禁军已经被彻底摧毁。因此,昭宗即位后不久,便招兵买马,扩充禁军,得十万之众,“欲以武功胜天下。”在禁军初建后,昭宗便开始了对藩镇的斗争。

文德元年,昭宗让韦昭度为行营招讨使,率兵出征,令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东川节度使顾彦朗助讨,同时新设永平军,以王建为节度使,充行营诸军都指挥使。讨伐西川的陈敬瑄。

但杨守亮和顾彦朗各怀鬼胎,韦昭度又是文人,不习兵事,加之禁军新建,缺乏训练,纯属乌合之众,所以王建成了讨伐的主力军。昭宗无可奈何,承认了王建的封地和地位。

于是王建和陈敬瑄速战速决,并扩充兵力,收拢人心,没过几年整个西川全部被王建掌控,等到韦昭度回长安后,就切断了西川和唐王朝的联系,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大顺元年,唐昭宗欲降服晋军,派宰相张浚为行营都招讨,又任命朱温等几个节度使为招讨使,组成了一个松散的讨伐联盟,统率各路军马共计五十万,齐伐李克用。李克用认为中央禁军乌合之众,不足畏惧;朱温虽强,但自己有私心不会使出全力;只有有李匡威、赫连铎所率领的军队才是自己的真正对手。

于是派少量人马对付朱温和张浚,自己则率主力对付李匡威和赫连铎。张浚率领十万禁军,一心只想为朝廷多占土地,怕后面的几个节度使抢先,不顾自己的实力弱小,一味向前,结果被李克用的义子李存孝打败,挫动了联军的锐气。

最后被打败了李匡威和赫连铎的李克用回师杀的大败,昭宗呕心沥血建立的禁军损失殆尽。

经此一役,昭宗心中懊恼自己的判断失误,沮丧自己即位后所做的削藩努力通通付之东流,为平李克用怒火,罢免了当初赞成出兵的官员。自己也威望扫地,渐成各地藩镇讥讽和欺凌的对象。

天复三年,朱温讨伐李茂贞,李茂贞不敌,遂将昭宗作为筹码送给了朱温。朱温带着昭宗回到长安,并命令他的士兵把剩下的几百名宦官赶到了内侍省,残酷的杀掉了他们,困惑晚唐多年的宦官问题终于被朱温顺手全部解决了,但昭宗自己也从此也过上了苟延残喘的生活。

天佑元年,朱温想把昭宗带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洛阳,便于好控制,于是强制表请昭宗迁都。当昭宗的车架走到华州地界的时候,老百姓都夹道欢呼万岁,昭宗落泪对百姓道:“勿呼万岁,朕不复为汝主矣!”

昭宗到洛阳不到八个月,就被朱温派杀手刺死,年仅37岁,群臣上谥曰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葬于和陵。

昭宗死后,朱温立傀儡太子李柷为昭宣帝。后又一一缢杀了何太后和昭宗的九个亲王,抛尸于洛阳的九曲池。没过多久就逼迫李柷禅位称帝,第二年用毒酒毒死了他,昭宗的所有皇子全部遇害,仅存皇幼子一条血脉。

昭宗在位的十六年,一直都在为解决困扰唐王朝的两大锢结——宦官专权和强藩割据而努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励精图治,能够恢复大唐往日的盛世荣光,无奈主观意愿总是被无情的客观事实所限制,使他的满腔热情毫无效果。

对于当时的李唐王朝所面临的困境,昭宗对内翦除宦官有余,对外消灭强藩就显的很不足。因为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来改变现状,他也只有实施一种平衡的政策,不允许任何一股势力强大起来,尽管如此,对于日薄西山的李唐王朝,昭宗还是无法挽回。

纵观昭宗的一生,他自己也是颇想有番作为,整顿内政,但是事与愿违,大唐事实上早已经支离破碎,任何一个手中有些兵力的藩镇几乎都能随心所欲地置大唐于死地。

昭宗所做的,只是勉强使大唐多存在了几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