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事件

抗战时期八路军是怎么种牛痘的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据《中国生物制品发展史略》记载:“抗战时期条件十分艰苦,陕甘宁边区在延安中国医大曾利用牛痘苗作为毒种,试制出约30—40万人份的痘苗为边区人民和八路军各部队预防天花之用。同时期中共中央即决定在解放区建立药厂。”

延安中国医大的这批痘苗,开了解放区制造生物制品的头。1945年,军委总卫生部部长苏井观、副部长傅连暲责成卫生部保健科长李志中牵头,以兽医姜恒明为顾问,组织血清疫苗的制备工作。

李志中,北京人,193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1940年参加八路军,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工作一段时间后来到延安,任中央医院传染病科化验室医生兼训练班主任。

1945年,李志中在延安奉命牵头研制牛痘苗,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工作,就因胡宗南要进攻延安,而随中央机关撤到了子长县瓦窑堡。

1946年冬,在瓦窑堡补充进一批卫生人员,成立了军委卫生部卫生试验所。由李志中任主任,周百其、翁远、姜恒明为副主任,展开工作。

然而,此时的陕北已很不安全,中央决定军委卫生试验所东渡黄河,迁往晋绥解放区,1947年落脚在山西兴县吕家湾,更名为晋绥卫生试验所,下设若干个室,有痘苗、疫苗、破伤风、培养基、生化和采血等。

就是在吕家湾的二十几孔土窑洞里,李志中和姜恒明带领大家创造了生物制品史上的奇迹,生产出“四大产品”,不仅满足了晋绥和陕甘宁边区的需要,而且支援了兄弟解放区一部分。

第一是痘苗。痘苗的生产虽然比疫苗要简单得多,但要在晋西北的窑洞中生产也是困难重重的。没有自己的动物饲养场,怎么找到合格的用于生产痘苗的牛?在窑洞狭小的空间内,如何建立接种台?如何保证种了痘的牛不被杂菌污染?等等这些都是大问题。

但经过几次失败后,他们终于找到了应对的办法,当年生产出牛痘苗40万人份,其中30万人份供给陕甘宁和晋绥边区,10万人份支援晋冀鲁豫边区。

第二是伤寒副伤寒疫苗(当时称“菌苗”)。研制工作从瓦窑堡就开始了,迁到吕家湾后继续进行。参与研制的有李志中、翁远、周百其、马兴惠、李振山、刘锦章等人。所用菌种是有关同志冒着生命危险从国统区“偷运”出来的;供实验用的10多只天竺鼠是军调处的同志从北京带回来的;所需各种仪器和试剂,分别是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卫生部药厂、延安中央医院和延安白求恩和平医院等单位支援的。

因为没有电,不得已用六盏煤油灯来保持孵箱的温度。就这样自力更生,土洋结合,克服了菌种鉴别、细菌计数等似乎难以克服的困难,最终成功地制造出第一批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1947年7月至1948年5月,共制造出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55672毫升,可免疫22268人。

第三、第四个产品分别是破伤风类毒素和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是令野战医院十分头痛的一种传染病,喜欢加害于新生儿和外伤患者,尤其偏爱受火药伤的人。在被炸伤和受枪伤的伤员中,感染率约为1%。而一旦被感染,过去一直没有救命的良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死去。

破伤风类毒素的作用与疫苗相同,给健康人注射后,可预防破伤风感染;而破伤风抗毒素是治疗破伤风感染者的。因此,破伤风类毒素和抗毒素在战伤救护上具有重要作用。

在科研生产缺这少那的情况下,晋绥卫生试验所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有不少“发明创造”,虽然土得不能再土,却堪称一绝,能代替洋设备进行生产。前面说到他们用六盏煤油灯保持孵箱温度的事,这样可满足做实验,但不可以用来搞生产。

但从哪儿去找大型温箱呢?找到了,没有电也是摆设。大家献计献策,集思广益,“发明”了一个大大的“地坑孵箱”。大窑洞中套小窑洞,安双层门,设夹层墙。在夹层中填糠,在地下点火让其燃烧,窑上加温度调节孔,这样将窑洞内的温度控制在36—38℃之间,整个窑洞就变成了一个大孵箱,每次可培养数万毫升菌液。

再如,生产类毒素需要用马,要先给马注射一定数量的毒素。毒素要纯,必须用细菌滤器来把细菌过滤掉,而所里只有一个小型细菌滤器,两个人24小时不停地抽气才滤过12毫升。

这般费力费时也满足不了需要,因为一匹马的高度免疫每次即需毒素500毫升。算起来,要用40多天才能滤完,用来生产显然是不现实的。最后大家从滤水机受到启发,自制一个细菌滤器,解决了急需。

1948年3月,党中央、毛主席撤离陕北前往晋察冀,经过晋绥军区时,听了总卫生部关于晋绥卫生试验所研制生产生物制品的情况,高兴地给予称赞。1949年1月,晋绥军区卫生部为了表彰晋绥卫生试验所取得的成功,特授予姜恒明、宿树南、周百其等同志“甲等人民功臣”称号,给晋绥卫生试验所记集体大功一次,并授锦旗一面,上绣“发扬艰苦奋斗、积极创造的精神”。

领导创办军委卫生试验所和晋绥卫生试验所的李志中,1948年3月被调到华北军区,奉命组建华北防疫处。他依靠从晋绥带来的翁远等技术骨干,集中冀鲁豫和晋察冀军区的相关技术人员,在河北正定县一家教堂的农场建起华北防疫处,先后生产出牛痘苗、破伤风抗毒素等。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后,李志中等10多名技术干部被抽调到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