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事件

2020经济学奖将花落谁家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将会被谁摘得?有一些常年的大热门人选,例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罗伯特·巴罗(Robert J.Barro),其在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货币理论与政策等领域都做出了贡献,其最为著名的研究是关于“李嘉图等价定理”。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学生已经先于他获奖,2019年的诺奖得主迈克尔·克雷默的博士导师就是罗伯特·巴罗。另外还有提出D-S垄断竞争模型的阿维纳什迪克西特(Avinash K.Dixit),该模型由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共同提出,斯蒂格利茨已经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由于近年来国际贸易局势的变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另一名热门候选人是以色列著名经济学家埃尔赫南赫尔普曼(Elhanan Helpman),现任哈佛大学国际贸易Galen L.Stone教授。其为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共同创始人,这两个理论强调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作用。

另外,一些重要的经济学奖项得主也被视为是诺奖潜在候选人。例如,有“小诺贝尔经济学奖”之称的克拉克奖(John Bates Clark Medal),以及被称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科睿唯安“引文桂冠奖”(Clarivate Analytics Citation Laureates)。“引文桂冠奖”至今已经成功预测了57位诺奖得主,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均曾获得“引文桂冠奖”。

另外,BBVA基金会知识前沿奖的获奖者也曾有多位获得诺贝尔奖,其中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包括让·梯若尔(Jean Tirole)、安格斯·迪顿(Angus Stewart Deaton)、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以及去年获奖的埃丝特·迪弗洛、阿比吉特·班纳吉。

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和彼得·豪伊特(Peter Howitt)曾获得2014年度“引文桂冠奖”,又获得2019年度BBVA基金会“经济、金融与管理知识前沿奖”,也被视为潜在诺奖得主。他们共同建立了阿吉翁—豪伊特模型,分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的创造性破坏作用,论证了产品市场竞争、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熊彼特效应、避免竞争效应和结构效应,阐述了企业兴衰的原因,并揭示了与经济增长有关的政策和技术冲击对经济周期的影响等问题。这一模型也被认为是内生增长理论一个重要且最有前景的分支。不过,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建立者保罗·罗默刚刚于201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有人认为相同领域的经济学家两年内再次获奖的概率较小。

西北大学颁发的内默斯经济学奖(Nemmers Prizes in economics)也是与诺贝尔经济学奖项关系密切的奖项。Nemmers奖自1994年设立,每两年颁发一次,有多位获奖者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德隆·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也是热门诺奖得主之一,其于2005年获得克拉克奖,2012年获得Nemmers经济学奖。阿西莫格鲁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技术、收入和工资的不平等,人力资源和培训,劳动经济学等。阿西莫格鲁是公认的高产型经济学家,其在MIT的官方简历上发表论文列有14页之多。

还有另一名呼声较高的经济学家戴维·克雷普斯(David M.Kreps),于1989年获得克拉克奖,2018年获得“引文桂冠奖”、Nemmers经济学奖。其对博弈论作出了较大贡献,研究关注动态选择行为和以动态选择为关键的经济环境。

不过,由于诺奖不公布候选人,并且对于获奖者的理论提出时间或贡献做出时间并没有限制,因此一直较难预测谁将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