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人物

齐桓公的生平简介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齐桓公,(?一前643)春秋时齐国国君。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名小白。僖公之子,襄公之弟。为公子时因见内乱,离齐至莒(今山东莒县)。襄公被杀,齐之大夫迎立为君。即位后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国势强盛。桓公七年(前679)于鄄(今山东鄄城北)之会始称霸诸侯,奉行“尊王攘夷”政策。二十年,奉周王命讨伐卫国。二十二年,伐山戎,救燕国。二十五年,败狄救邢、卫二国。三十年,伐楚,与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结盟而还。三十四年,周因王子带争王位而起内乱,率诸侯会于洮(今山东鄄城西南),尊周襄王为王。次年,与诸侯盟于葵丘(今河南兰考东),规定与盟诸侯永保和好,维护等级制度。后又两次命诸侯戍周以御戎。因“九合诸侯”,“尊王攘夷”,故为春秋五霸之首。

为政举措

政治

齐桓公在位时致力于划分和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十五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齐桓公自己管理五个乡,上卿国子和高子各管五个乡。

他把国政分为三个部门,制订三官制度。官吏有三宰。工业立三族,商业立三乡,川泽业立三虞,山林业立三衡。郊外三十家为一邑,每邑设一司官。十邑为一卒,每卒设一卒师。十卒为一乡,每乡设一乡师。三乡为一县,每县设一县师。十县为一属,每属设大夫。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大夫。每年初,由五属大夫把属内情况向齐桓公汇报,督察其功过。于是全国形成统一的整体。

军事

齐桓公强调寓兵于农,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四里为一连,每连设一连长。十连为一乡,每乡设一乡良人,主管乡的军令。战时组成军队,每户出一人,一轨五人,五人为一伍,由轨长带领。一里五十人,五十人为一小戍,由里有司带领。一连二百人,二百人为一卒,由连长带领。一乡二千人,二千人为一旅,由乡良人带领。五乡一万人,立一元帅,一万人为一军,由五乡元帅率领。齐桓公、国子、高于三人就是元帅。

这样军队组织便紧密结合在一起,每年春秋以狩猎来训练军队,于是军队的战斗力得以提高。同时齐桓公又规定全国百姓不准随意迁徙,人们之间团结居住,做到夜间作战,只听到声音就可辨别敌我;白天作战,只要看见容貌,大家就能认识。

为解决军队的武器,齐桓公规定犯罪了可用盔甲和武器来赎罪。犯重罪,可用甲与车戟赎罪。犯轻罪,可用值与车戟赎罪。犯小罪,可用铜铁赎罪。这样便减缓了军队装备不足的问题。

经济

管仲在改革中提出“相地而衰征”的土地税收政策,就是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这样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他又提倡发展经济,积财通货,设“轻重九府”,观察年景丰歉,人民的需求,来收散粮食和物品。又规定国家铸造钱币,发展渔业、盐业,鼓励与境外的贸易。桓公大力推行这些经济政策,齐国经济开始繁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