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文化

《道德经》第六十章赏析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①,以道莅②天下,其鬼不神③。非④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⑤,故德交归焉⑥。

[译文]

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仅鬼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伤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会伤害人。这样,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伤害人,所以,就可以让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泽。

[注释]

1、小鲜:小鱼。

2、莅:临。

3、其鬼不神:鬼不起作用。

4、非:不唯、不仅。

5、两不相伤:鬼神和圣人不侵越人。

6、故德交归焉:让人民享受德的恩泽。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治大国,若烹小鲜。

不扰也。躁则多害,静则全真。故其国弥大,而其主弥静,然后乃能广得众心矣。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治大国则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则其鬼不神也。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神不害自然也。物守自然,则神无所加;神无所加,则不知神之为神也。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道洽则神不伤人,神不伤人,则不知神之为神。道洽则圣人亦不伤人,圣人不伤人,则亦不知圣人之为圣也。犹云非独不知神之为神,亦不知圣人之为圣也。夫恃威网以使物者,治之衰也。使不知神圣之为神圣,道之极也。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圣人不伤人,神亦不伤人。故曰两不相伤也,神圣合道,交归之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治大國,若烹小鮮。

烹小鮮者,不可撓;治大國者,不可煩。煩則人勞,撓則魚爛。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聖人無為,使人各安其自然。外無所求,內無所畏,則物莫能侵,雖鬼無所用神矣。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非其鬼之不神,亦有神而不傷人耳。非神之不傷人,聖人未嘗傷人,故鬼無能為耳。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人鬼之所以不相傷者,由上有聖人耳,故德交歸之。

《道德经》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