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的建筑布局有什么特点
丽江古城,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汉、白、彝、藏、纳西族等各民族精华。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较为常见。
丽江古城的规划原则及营造手法,既存在对北京紫禁城一些建制形式的效仿和吸取,又考虑到了用地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心理行为特征,既融合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
对于纳西族来说,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代表着光明和生命,因此民居建筑以坐西朝东为最佳朝向;山是神的居所,而水代表着与祖先联系的脉络,因此山、泉(被视为水之源头)及其周围的森林受到虔诚的崇拜和严格的保护。这些都使得纳西族的居住空间具有山水相依的宜人环境和人神共处的象征性格。
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复制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以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经络设置有着曲、幽、窄、达的风格。丽江古城的格局是自发性的形成坐西北朝东南的朝向形式。
以水为核心的丽江古城因水的活用而呈现特有的水巷空间布局。桥梁密集是丽江古城最大的特色。在外部造型与结构上,古城民居揉合了中原汉族建筑和藏族、白族建筑的技艺,形成了向上收分土石墙、迭落式屋顶、小青瓦、木构架等建筑手法,在建筑布局形式、建筑艺术手法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
丽江古城是巧妙利用地形和流水建成的杰作,被誉为“中国建筑群布局”。古城中有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的民居建筑,多为土木结构的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既讲究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并采用穿斗式木结构,使房屋具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抗震性性能。
古城建筑外拙内秀,玲珑精巧,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其中,“三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坊”是云南方言,指的的是一整栋房屋,房屋为土木结构,人字顶两分水盖青瓦。
在结构上,一般正房一坊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年人居住;东西厢房略低,由下辈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临街的房屋,居民将它作为铺面。而“四合五天井”则是由“三坊一照壁”演变而来,将那一堵照壁改建成了一坊瓦房,就变成了“四全五天井”的庭院。
四坊房屋各据东西南北四面,牵手一站立,谓“四合”;它们连成一体,房屋与房屋之间出现四个角落,成四个天井,加上房屋中间的大院子,谓“五天井”。
-
上一篇: 《灵域》凌语诗成为幽冥女皇
-
下一篇: 豫剧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