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间圣母》画作赏析
此画是列奥纳多·达·芬奇应一宗教团体之请而为米兰的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一间礼拜堂作的祭坛画。此画以圣母居图中央,她右手扶婴孩圣约翰,左手下坐婴孩耶稣,一天使在耶稣身后,构成三角形构图,并以手势彼此响应,背景则是一片幽深岩窟,花草点缀其间,洞窟通透露光。
此画虽属传统题材,然表达手法和构图布局皆表明达芬奇的艺术水平之高深。人物,背景的微妙刻画烟雾状笔法的运用,科学地写实以及透视,缩形等技术法的采用,表明了他在处理逼真写实和艺术加工的辩证关系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
作品赏析
第一幅画
第一幅约作于1483―1490年间,为油画,尺寸为198×123厘米,现藏巴黎卢浮宫。画上的情节取自圣经《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三章《耶稣受洗》故事: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旦河,见了约翰,要受他的洗。约翰想拦住他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么?
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于是约翰许了他。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看见神灵,仿佛是鸽子在下降,落在他身上。
天上这时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按照圣经所述,施洗的约翰不是孩子,已是个成人了。而圣母携子逃亡埃及和以色列的时候,耶稣也仅是刚生下的婴儿,他不可能象画上所表现的那样指手画脚与约翰对话。此外,耶稣受洗的地点是在约旦河边,受洗时也没有玛利亚在场。那么达芬奇为何作如此大胆改动呢?
圣经上说,希律王为了剪除耶稣的后患,正派人在他诞生的地区大规模屠杀两岁以下的婴儿。天使启示约瑟,让他带着玛利亚与耶稣逃出伯利恒,圣母子一家刚刚来到约旦河边,得知约翰在这一带传教,于是相约与约翰在附近一个岩洞内会面。
画家把画面人物展现在一个古老的岩洞内,也是合乎生活情理的。耶稣受洗,在圣经上始终没有讲清年龄关系,此类题材往往随画家构思,各有不同表现。达芬奇在学徒时期与老师合作的那一幅《基督受洗》,耶稣和约翰的形象显然已是成人了。画家在这一幅画上没有受宗教题材的局限,而以一种世俗的生活感情去表现这一主题。
为了使人物充满一种天伦之爱,他把这种耶稣与约翰的所谓神圣会见,改变成两个天真的孩子有水边戏耍。但为了点明宗教题意,又不得不从动作上作些注解,如小耶稣用右手指着约翰,似乎在说:你暂且许我……。约翰也做出拱手向耶稣请安的样子。
右侧坐在地上的天使,作为自天而降来到人间的美丽使者,她的形象被刻画得最美,脸上展现着达芬奇的微笑公式,右手指着这幕受洗的趣剧,也象亲人一般似乎在庇护他们。显而易见,画家在这里决心以圣母为中心,赋予画面以庄重、温存和受天庇佑的母爱的感召力,而不是表现某种苦难、艰辛与恐惧的生活坎坷。
中间的圣母一手扶着约翰,另一手去抚慰耶稣,体现了人间伟大的母性的力量。这和他早年那幅《基督受洗》是截然不同的。它表现了一种伦理感情,一种富有人性的美,而这也正是当时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容。
第二幅画
第二副在木板上,现为伦敦国立美术馆收藏。第二副改动了马利亚看似很尖锐的手指,轮廓显得更为柔和了,还去掉了大天使乌利那意喻不明的指向约翰的动作,而且乌利的面容不再面向观众,而是朝向正在进行的仪式,显得柔和了很多,还有马利亚衣服的颜色等等一些细节均做了些许修改。
这幅画中有一处多水而凉爽的野外,幼时的施洗者约翰在圣母的披风蔽荫之下向幼儿的基督礼拜,右边的天使表明了上天对耶稣的呵护。
由于现藏于卢浮宫中的版本中,不易分辨两位幼儿,所以在英国国家画廊的这个版本中,达·芬奇在植物上头加了可辨识身分用的十字杖,以区分出圣约翰和基督这两位幼儿。
而更为震惊的是英国国家美术馆的科学家们利用红外技术发现,这副重作的《岩间圣母》中暗藏着一幅草图。画里描绘了跪在地上的圣母玛丽亚,她的眼睛凝视地面,一只手放在自己的胸部,另外一只胳膊向外伸展着,手指都触碰到了画框的边缘。这层画作并未完工,专家们认为达芬奇可能还计划在她的身前画上圣婴耶稣。
那么为什么达芬奇最终放弃了这副草图的继续,而还是画成了之前的那副《岩间圣母》的复制呢?有一种解释是:1483年,罗马天主教堂委托达芬奇画一幅《岩间圣母》装饰米兰大教堂。
比林奇说:“达芬奇完成第一幅画之后,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于是想要更多的资金报酬,遭到拒绝之后他把这幅画私自卖掉了,后来又画了另外一幅画,或许第二幅正是从一个刚刚完成的草图上开始的。”该画作是标志达芬奇创作巅峰开始的作品,被卖掉的那副也就是目前巴黎卢浮宫收藏的《岩间圣母》。
但是由于之后宗教团体要求达芬奇归还这幅作品,达芬奇本来想重新创作一幅新的作品,但是受到了宗教机构反对,他们坚持要一幅与原作一模一样的作品,于是就有了现在收藏于英国国立美术馆的这幅“模仿”作品。这也许正是为什么第二副《岩间圣母》中会暗藏另一副草图的原因之一吧。
-
上一篇: 雍正通宝的铸制样式
-
下一篇: 《老残游记》的作品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