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人物

赵括为什么兵败在战前就注定了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赵括的失败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不是秦国太厉害,而是因为应侯的谋略。武安君白起,很擅长用兵,或许很多人不清楚他其他的战役,但是长平之战却印象深刻,在多数人的脑海中,白起那一战打得非常轻松,而赵括这个背负了纸上谈兵的角色简直就跟“弱鸡”一样,不在一个层次上。

可能真的如此,但是换做任何一个将领过来,估计都会有这样的下场。先是王龁率军攻打赵国,廉颇率军迎战,但是结果并不怎么理想,打到最后就只能被动的防守,为此,赵王多次的责备廉颇。

这个时候,一个叫应侯的人出现了,也叫范雎。他派人花重金到赵国散播谣言,实施了反间计,大肆宣扬:秦国所忧虑的,只是畏惧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担任将领而已,廉颇容易对付,他就要投降了。

其实流言的杀伤力很有限,最考验的就是这个君主的魄力,对于这样不太靠谱的言论,相信一般人是不会信的,只是这件事情的背后,牵扯到太多重点,对权力的掌控者来说,不管谁是主将,只要让他放心就可以了,可现在正是应上了廉颇失利的状况,心里的不安会随着时间慢慢发酵,如果这个君主的胸襟还达不到不信任前线的将军,那么计策就成功了。

临阵换将,是大忌。且不论赵括的能力如何,但不至于是个“弱鸡”,他也是有实力的,不能说可以比得上白起,但是迫于形势,在心性上差了一筹,这一筹,就直接导致了最后的全军覆没。

在赵括担任主帅时,秦军的部队也开始了部署,暗地里派武安君白起担任上将军,而王龁担任副将,这一切都是秘密行事,并且下了死命令,谁要是传出去,格杀勿论。

或许是渴望胜利的赵括,又或许是知道王龁是一个战胜的突破点,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恰恰中了秦军的计策,环环相扣,赵军的路似乎已经成了定局。不过这场战役并不轻松,秦王都亲自赶到河内,用爵位作为赏赐,征调了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到长平战场,用来拦截赵国的救兵。

当时,赵括已经发兵攻打秦军,眼看着就要大获全胜了,却被两支突袭部队攻击,被切断了后路,还有一路是五千的骑兵,将赵军切割成两个部分,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赵军四十多万,岂能是一战而败的。

或许秦军一开始的算盘就是想要用这样的办法拖住赵军,并且断绝了他们的粮道,此时的秦军只需要坚守就行,而赵军就很难坐以待毙了,等不到援军,也等不到粮草,败局已经定了。

从一开始,赵国就落入了秦国精心策划的计谋当中,已经成功一直待宰的羔羊,谁来了都很难挽回败局,除非一开始就像廉颇那样,跟秦军打消耗战,或许还有一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