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殿的典故
仁寿殿,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是颐和园听政区的主要建筑。
仁寿殿的大圆宝镜
颐和园里的仁寿殿,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朝会大臣的地方。殿前宽阔的院子里,种着四季常青的松柏树,点缀着玲珑剔透的太湖石,丹墀上摆着古铜宝鼎和龙凤。大殿里边儿就更气派啦,紫檀雕的高台子上摆着龙案、屏风、宝座、孔雀翎掌扇、仙鹤景泰兰香炉。殿里还有两面一模一样的大镜子,在宝座的左右对着脸儿摆着,足有门扇那么大。人们来到仁寿殿都爱问问这两面大镜子的用处。听老辈子人说,这两面大镜子还真是有来历的。
光绪皇帝有一个宠爱的妃子,叫珍妃。这珍妃生得聪明伶俐,长相又很漂亮。她知书达礼,遇事有主见,看到国家内忧外患,慈禧专权,更是忧虑不安。
光绪名为皇帝,实际上朝廷大事全是慈禧一人说了算。光绪老想亲理朝政,革除弊端,挽救大清王朝,可是干生气没办法。
光绪把珍妃看成是自己的知音,免不了向她发发牢骚。珍妃除了开导光绪外,也短不了出点儿主意。
慈禧最害怕有人暗地里打她的主意,在宫里安插了很多耳目,为她打探消息。她听说珍妃老给光绪出主意,心里就恨上珍妃了,老想找碴儿治珍妃的罪。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囚禁了光绪,杀害了六君子,把光绪的老师翁同龢赶回了老家。她忙完了这几档子事儿,没顾得上喘口气儿,就开始折磨珍妃,把她打入冷宫受苦。
光绪被关起来后,连气带怕,就病了。可慈禧还不算完,她把光绪和珍妃召到仁寿殿,当着光绪的面,亲自动手抽珍妃的嘴巴,一边儿打还一边骂:“打死你这个狐狸精,看你还出不出馊主意!”还咬着牙说:“谁要是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他一辈子不痛快!”
庚子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一溜烟儿跑到了西安。逃跑之前,慈禧想起了冷宫里的珍妃,带着她一块跑吧,值不得,把她留下吧,又不放心,干脆,弄死她得啦!就叫二总管崔玉桂把珍妃骗出来,推在井里淹死了。
后来,慈禧和八国联军签订了卖国条约,又回到了北京。当天晚上,慈禧在仁寿殿召见大臣,刚坐在宝座上,就想起在这儿打珍妃嘴巴的事儿来,不由得一阵头皮发紧。
常言说,疑心生暗鬼。慈禧想着想着,忽然觉得灯光发暗,迎面吹来一股阴森森的风,恍恍惚惚见一个浑身水淋淋的女子走进殿来。慈禧仔细一瞧,原来是珍妃,吓得她大叫一声,背过了气。
王公大臣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一看太后昏过去了,也顾不得什么君臣礼仪,男女有别,乱哄哄地围上来,又掐人中又捶背,又拽胳膊又拽腿,总算把慈禧给撅把过来了。
打那以后,慈禧说什么也不敢到仁寿殿来了。这一下王公大臣们可为难了,按清朝的规矩,朝廷的一些重大活动得在仁寿殿进行,老佛爷参加不了,这些活动全得告吹。大伙儿一商量,就在城里请了一位跳大神儿的,到仁寿殿捉鬼。
跳大神儿的拿着桃木宝剑,在仁寿殿里连砍带喊,折腾了一通,又烧了几道符,就说鬼被他赶跑了。为了防备鬼再闯进来,跳大神儿的还叫在宝座上方挂一块匾“大圆宝镜”四个字,说这样能避邪。
有的大臣看他说得太邪乎,有点半信半疑。跳大神儿的振振有词地说:“这大圆宝镜本是太乙真人的一块铜镜。汉武帝的时候,长安未央宫中闹鬼,搅得武帝六神不安。太乙真人把这块镜子送给了武帝,悬在未央宫里,从此平安无事。打那儿以后,凡是不干净的地方,只要写上大圆宝镜几个字,神鬼就不敢来了。”
王公大臣们见他说得头头是道,就深信不疑,赶紧写了块大圆宝镜匾,挂在仁寿殿里。接着奏明慈禧,殿里的鬼已被赶跑,并且高悬神匾一块,作为避邪之物,老佛爷尽可放心。
慈禧这才战战兢兢来到仁寿殿朝会群臣。她坐在宝座上,不知怎么又想起了惨死的珍妃,心里就一阵发毛。正害怕呢,她好象听到宝座右边儿有人冷笑,扭头儿一看,珍妃披头散发在那儿站着呢。慈禧也顾不得体面不体面啦,一头就钻到龙案下边儿去了,大声喊着:“鬼……鬼……”
李莲英冲着大臣们骂开了:“猴崽子们,敢蒙老佛爷,你们说这块匾有灵气儿,能避邪,怎么鬼又进来啦?”
这一下大臣们可吓坏啦,问个欺君之罪,这脑袋就得搬家呀!他们连忙派人去捉那个跳大神儿的,这主意是他出的,要宰也得先宰他!
跳大神儿的被捉来了,他一听是这么回事儿,不但不害怕,还高兴得直想笑。他想,上回在仁寿殿忙了不到两个时辰,就捞了二十两银子的赏赐,这回我得想法在颐和园里混份差事干,哪怕每月给五两银子呢,这可是旱涝保收的买卖,比在外边跳大神儿强多啦!想到这儿,他就象真事儿似的说:“这匾千真万确能避邪,它对着门挂着,鬼就不敢从门口进来,它的灵气儿只管正面,管不了左右。这回老佛爷看见鬼在她右边儿站着,说明鬼是从南墙上过来的。你们想想,这大圆宝镜要是不灵验,鬼干嘛不走门儿走墙呢?”
王公大臣们听了,觉得这话挺在理儿,就换了一副笑脸儿,让跳大神儿的再想个招儿,使鬼不敢再走进仁寿殿。
跳大神儿的皱着眉头子,好象真动了番脑筋,说:“这么着吧,在老佛爷的宝座两边儿对着脸儿摆两块大镜子,鬼从右边来,有左边儿的镜子照它,鬼从左边儿来,有右边儿的镜子照它。”
王公大臣们都说这是个好主意。很快置办了一对大镜子,摆在仁寿殿里。
跳大神儿的又掐着手指头算了一会儿,说:“这个鬼道行不小,怕以后还会跑进殿里,惊老佛爷的圣驾。”
王公大臣们又想起了欺君之罪,一边儿摸着后脑勺,一边儿请跳大神儿的想个万全之策。
跳大神儿的说:“除了我留在这儿,没什么好法子,为了老佛爷的圣安,我辛苦点儿也没什么。”
大家觉得这样最稳妥,有事儿还可以往跳大神儿的身上推,自己不担责任。他们联名奏请慈禧,封跳大神儿的一个官职,让他留在颐和园,随时驱鬼。
慈禧就说:“封他为镇殿将军,赏顶戴花翎,黄马褂。”
从此,仁寿殿里就多了两面大镜子和一块大圆宝镜匾,还多了一位跳大神儿的镇殿将军。
-
上一篇: 德和园大戏楼的建筑特色
-
下一篇: 玉澜堂的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