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清朝历史

晚清时期的彩票是什么样的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6

晚清时期彩票在诞生之初,却是为赈灾而出现的,带有彻底的“公益”色彩。晚清的彩票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灾荒与义赈

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在列强的冲击之下,传统体制逐渐瓦解崩溃,被迫向工业文明迈进。面对频发的水旱灾害,大清已不复康乾时期的雄厚国力,如何解决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赈灾事务,是政府十分头痛的问题。就在此时,民间因义赈而出现的“彩票”,便横空出世。

1870年代出现的丁戊奇荒,可谓是有清一代持续时间最长、辐射范围最广、破坏力最强的一次巨大灾荒。在政府疲敝但灾情巨大的时候,江南地区士绅发起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义赈”活动,由此开启了晚清民国时期的义赈浪潮。就在这民间发起的广泛的义赈活动中,彩票作为募捐善款的方式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二、彩票与义赈

彩票,正是人们在士绅义赈活动的动员之下而出现的一种募捐方式。要知道民间百姓的募捐方式是五花八门的,上到白银黄金,下到衣服杂物,都有可能是民众献“爱心”的方式。对士绅来说,如何将庞大的物资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赈灾银两,却是个大问题。

1879年9月,上海协助晋赈公所颁发首创新举,他们仿照吕宋国发行的“彩票”模式,面向全社会发行“变资助赈彩票”,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将募捐得来的物件变为赈灾所用的钱粮,从而能够赈济更多的灾民。

具体来说,即是公所先行根据物件本身价值进行估价,随后发行制作数千张面值1元的彩票,想要募捐的民众可以前往钱庄、果育堂等民间金融机构或慈善机构购买彩票,不拘数量,能买多少是多少。

民众购买的彩票,若在随后的抓阄当中抽得彩头,或许能够赚得先前花费数额的数十倍奖金,这即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彩票,虽同样具有抓阄得奖的环节,但却是完全出自公益目的而催生出的事物。

彩票一经发行,便得到社会人士的广泛购买,不到2000张的彩票很快便销售一空。彩票的出现可以说是在政府不参与的情况下,将经济因素与民众的向善心理结合的最为紧密的,动员效果最好的措施之一。

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士绅们出于对彩票当中的“博彩”性质的担忧,始终对此措施保持很高的“警惕”,因此他们尽管意识到发行彩票的重要性,但却始终淡化其中的“利益”色彩,而不断地申明其赈灾的慈善意味。其实这也可以看出,在中国由前近代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义”与“利”的纠缠依旧是困扰士绅的道德问题。

三、逐渐变味的彩票

义赈彩票的发行尽管是一次应急之举,但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并由此募得大量的赈灾物资财富,而这也正如“潘多拉的魔盒”一般,一旦开启便再也无法收回,彩票自此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事物,且其身上的经济意味愈发浓厚。

1883年,义赈士绅再度发行大量彩票,这一次他们发行的数量已经由上次的2000元变为4000元,且他们从制作到发行到变现到赈灾,整个流程已经在实践过程中变得十分成熟。至此彩票也算是由外来的舶来品逐渐演化为本土化的产物。

彩票的出现对于一些眼尖的商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商机,1887年9月,上海一家名为“瀚宝阁”的书店首创新举,发行书籍彩票。

简单来说,即是民众购买彩票后抽奖,头彩、二彩、三彩可以获得相应价值的书籍。但令书店老板意外的是,彩票发行之后,响应的人却少之又少。其实这很正常,彩票因赈灾而起,士绅也大多为确保其公益色彩而努力宣传其赈灾的正确性。此时突然冒出来一种带有赌博色彩的彩票,自然不会被人所认同。

同年12月,另一家书店眼见瀚宝阁发行盈利彩票失败,便将彩票进行包装,摇身一变成了“赈灾彩票”。森宝书局在尝到甜头后接连发行彩票,并以此获得巨大利润。两年后,森宝书局直接将彩票奖品从书籍换为现金彩银,而“赈灾”自此也就成了用以包装的外壳,成了商人用以牟利的重要工具。

在“赈灾”的名义之下,各家商人虽依旧以盈利为主,但他们也会真拿出部分钱财用作赈灾,借以获得名声以便下次发行彩票。

尽管政府对赌博是明令禁止的,但那些用赈灾的名义发行彩票的商业活动,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了默认态度。

这其实也与晚清时期灾荒频发有着密切联系,政府深知自己是没办法解决庞大的赈灾资金问题的,民间既然有办法筹集善款,那对募集彩票的行为也只能默认,一旦对其进行打击,很有可能使那些真正以彩票赈灾的士绅遭受打击,不愿再为赈灾服务。

可以说义赈开启了中国的彩票时代,随着彩票事业的愈发壮大,在政府的有意引导下进入到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