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魏五战分别是哪五战
尔朱荣的部将高欢(鲜卑化汉人,生于496-卒于547)收纳了尔朱荣军队二十余万人,进占冀州。拥立孝文帝曾孙、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都邺,东魏开始。
战争背景
北魏六镇起义后,北魏国势衰颓。契胡族尔朱荣(493—530),借镇压六镇起义壮大自己实力,通过“河阴之变”,将迁洛阳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的汉族大家消灭殆尽,掌控北魏朝政。孝庄帝计杀尔朱荣后,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由并州出兵洛阳,杀死孝庄帝,立元恭为节闵帝。北魏孝武帝西投关中宇文泰(鲜卑化匈奴人),次年宇文泰鸩孝武帝,拥立孝文帝孙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即西魏文帝,改元大统,都长安,西魏开始。
参战国
东魏(534-550),北朝之一,从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历一帝,约十七年。都邺。有今河南汝南、江苏徐州以北,河南洛阳以东的原北魏统治的东部地区。后代魏自立为北齐。
西魏(535~557),北朝之一,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历三帝,共二十二年。都长安。管辖今湖北襄樊以北、河南洛阳以西,原北魏统治的西部地区。后代魏自立为北周。
战争目的
争霸战争,意图统一。
主要将领
东魏集团:军事领袖高欢,将佐高敖曹、斛律金、侯景、尧雄、慕容绍宗、韩轨等
西魏集团:军事领袖宇文泰,将佐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等
战役名称
小关之战;沙苑之战;河桥之战;邙山之战;玉壁之战
小关之战是南北朝时期,535年(东魏天平二年,西魏大统元年)至537年(东魏天平四年,西魏大统三年),东、西魏军在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地区进行的战争。虽然东魏军人多势众,但西魏军兵贵神速,在东魏军尚未汇合之前,迅速击溃一部。东魏军的其他两部于是士气骤降,被迫而返。
沙苑之役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天平四年(公元537年)十月,在沙苑地区,西魏宇文泰以不满1万人的军队大破东魏高欢20万大军,杀敌1万,俘敌7万。高欢狼狈而逃。
东魏天平四年(537年)十月,东魏丞相高欢为一雪小关(今陕西潼关南禁谷)之败,亲率20万军队至蒲津(今山西永济县一带)攻讨西魏,志在为窦泰复仇。十月进抵洛水之南的许原,威逼长安。
当时的西魏刚刚经历大饥荒,国力极度匮乏。当时,宇文泰的军队不满1万人,军队只备有三日粮食,但他力排众议,率军急进,以轻骑渡渭河至北岸的沙苑,距高欢大军60里安营。此时宇文泰采李弼之计,列阵于渭曲,又命将士将武器藏于芦苇中,等候闻鼓声而起。高欢遣东魏兵至,见西魏兵少人乏,于是兵马轻敌冒进,宇文泰当即下令出击,伏兵骤起,奋力冲杀,东魏行伍乱次,丧甲士8万人,弃铠仗18万,高欢仅率数骑逃脱。
这一场战役的胜利,使得濒临灭亡的西魏绝处逢生,并对此后长达370年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奠定了北周统一北方以及隋唐王朝强盛的基础。
河桥之战发生于西魏大统四年(东魏元象元年)八月初四日(538年9月13日),南北朝时期的东、西魏之间的一场大战。
在537年沙苑之战东魏大败后,西魏柱国大将军宇文泰派遣两路大军出击,左仆射、冯翊王元季海与开府独孤信率步骑二万东进洛阳;贺拔胜、李弼渡过黄河包围蒲阪(今山西永济)。东魏蒲阪牙门将高子信开门放贺拔胜大军入城,守将薛崇礼弃城而走,被追擒。宇文泰占据蒲阪,威胁汾州、绛州。
邙山之战,是南北朝时期西魏对东魏发动的战役。此次战争的导火索是由于高敖曹的哥哥高仲密以北豫州投降西魏引起。而更深入的原因,则是由于高欢的儿子高澄贪色引发。
玉璧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发动的战役,旨在攻取战略要地玉璧城,进而打开西进的道路。546年十月,高欢率重兵进攻玉璧城。西魏守将韦孝宽积极防守,东魏军屡攻不下,伤亡惨重,高欢忧愤成疾。546年11月,在五十日的苦战之后,东魏军撤退。
-
上一篇: 2011年3月12日:福岛核泄漏事故
-
下一篇: 现在地球正处于冰河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