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事件

烹煮是什么酷刑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6

烹煮,本为烹饪方法之一,即将食物放入大锅沸水中煮熟。现多指古代时一种酷刑,即将犯人投入装有沸水、热油的大镬、大鼎中煮或炸以处死的刑罚,也叫烹刑、镬烹、鼎烹等。

烹刑就是指用锅烹人的刑法,古代称为“烹刑”古有“斧钺汤镬”之说。著名神魔小说《封神榜》中,西周始祖西伯(后称周文王)被囚于羑里时,西伯之子伯邑考遭到妲己的陷害,被纣王处以烹刑,放在大锅里“烹为羹”。

注解

“斧钺”,原为古青铜兵器,用以为刑,即将人斩剁为肉泥;“汤镬”,系无足之铜鼎,在这里汤镬(huò),以及釜、鼎等,都是炊具的代称,意通“锅”。烹刑是指中国古代对罪行严重的犯人的酷刑之一,常见近义词汇有“烹杀”。

原理

大抵多见于受刑者被去除主要衣物后,由刽子手或军卒将犯人或推或投的放入近如人高的大锅,并将锅下的柴薪点燃提升水温进行烹煮,受刑者大多死于烫伤及脏器衰竭(即重度烧伤),然而刑罚的结束大多却会将受刑者煮至骨肉分离为止。在我国抗战期间,曾多次出现日军采用这种方式对各国民众、军人乃至幼儿施行。

历史记载

据历史记载,春秋时的齐哀公继位十二年后(公元前868年),因纪侯(纪国国君)谗言而被周夷王烹杀,这是我国记录较早的烹杀事例之一。另有著名的如易牙烹子、齐王烹郦食其等典故。

秦汉故事

秦汉之际,烹刑常用。商鞅变法时增加肉刑,把镬烹规定为死刑的处死方式之一。秦末楚汉战争期间,刘、项双方都爱用烹刑。周苛为刘邦守荥阳,被项羽俘虏,拒绝投降,顶羽就烹杀周苛。成皋之战时,项羽抓到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把他放在一个肉案子上,旁边架起大锅,传话给刘邦说:“你不赶快过来投降我,我就烹死太公。”

刘邦回话说:“我和你当初一同拥立楚怀王,约定以兄弟相称,因此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今天你如果一定要烹你的父亲,就请你分给我一杯肉羹吧!”项羽听了这番话,觉得烹死刘太公也无济于事,就没有这样做。

文学演绎

我国著名小说《封神演义》中,也将烹杀演绎在西伯子伯邑考的身上。

国外历史

亨利三世制定1531年法律的序言中(将投毒视为叛国),引用了厨师Ri chard Roose的案子,他在给Rochester主教家庭和Lambeth的穷人的食物中下毒,导致一男一女身亡。他被判叛国罪,受烹刑,不能豁免。他在Smithfield当众受刑。同年,一个女仆人因毒害了其女主人在King’s Lynn收烹刑。”(选自《不列颠百科全书》,1911年)

在《伦敦灰衣修士编年史》(Camden Society出版)中记录了Smithfield的一次行刑,一个男人被绑铁链绑住,扔进沸水中数次,直到毙命。在当代,Idi Amin(阿敏将军,70年代乌干达的独裁者)曾被指控用这种方法惩罚他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