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文化

漆器的剔犀工艺是什么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6

“剔犀”属于漆器中的雕漆工艺。始于唐,兴于元,盛于明,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种工艺是用黑红两色特制天然大漆在特定的胎体上有规律、有层次的反复漆涂累积到一定厚度再用刀加以剔刻。

剔犀系漆器工艺。一般情况下都是两种色漆(多以红黑为主),在胎骨上先用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积成一个厚度,再换另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有规律地使两种色层达到一定厚度,然后用刀以45度角雕刻出回纹、云钩、剑环、卷草等不同的图案。

由于在刀口的断面显露出不同颜色的漆层,与犀牛角横断面层层环绕的肌理效果极其相似,故得名“剔犀”。这种独特的效果灿然成纹,流转自如,回旋生动,取得了比纯色雕漆更富于变化的装饰效果。

雕刻时刀锋呈“V”字形,刀口均匀圆润,雕刻后的斜面露出不同层次的纹理,黑红交替随着纹饰的轮廓回转,通过打磨后再用手心沾植物油、砖灰、面粉反复推磨,显出光泽。因刀口断面清晰,层层漆纹大都以回旋生动,流转自如的云纹组成,又俗称“云雕”。因其技艺繁杂,独的手工技艺难以掌握,工艺周期最少需要8个月之久。以及大漆的难得等,而几经面临失传之危,更能彰显“剔犀”漆器的难得和可贵。

剔犀虽属雕漆范围,与剔红相比较,色彩比较丰富,而题材上相对来说却比较古朴而且单一,它不雕山水、人物、花鸟、虫鱼,而是以雕刻线条简练、流畅、大方的“云纹”为主。所以,北京、山西又称其为“云雕”,日本则称之为“屈轮”。

该工艺20世纪初叶在国外得到重视,在我国唐代始有出现,至元代趋于顶峰,同时涌现出一批如张成、杨茂等著名的匠师。传至明代宣德年间,曾盛行一时,影响遍及江河流域;嘉庆年间,绛州(新绛)名匠张凡娃结合本地特点加速发展,形成有北方特色的雕漆工艺,使这一特殊工艺才得以扎根发芽流传至今。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云纹剔犀盘和安徽省物馆藏署名“张成造”的如意纹剔犀盒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此工艺在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剔犀”技艺,保护单位新绛县黄河云雕工艺厂,由何俊明大师所传承。

日前,部分收藏家格外青睐剔犀工艺品。若能收藏一二,确该庆幸。剔犀工艺具有耐腐蚀,耐磨擦,抗高温且愈磨愈亮等特点。

剔犀也是雕漆工艺的一种,具体做法实在器胎上先用一种颜色的色漆髹涂若干层,达到一定厚度,再换另一种颜色相同地刷成一定厚度的漆层,这样有规律地使两种或三种色漆层相间。

这种做法有一点像犀皮,但是不是将其推出突起的小尖,而是用刻刀雕刻出各种花纹图案,这样在刀口的断面显露出不用颜色的漆层,与犀牛角横断面层层环绕的纹理相似,故名“剔犀”。

剔犀的出现不晚于唐代,在宋金时期,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元代剔犀作品极少,明清以后进一步发展,盛行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