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9月5日:马恩河会战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First Battle of the Marne)(法语:1re Bataille de la Marne)又名马恩河奇迹(Miracle of Marne)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部战线的一次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914年9月5日至12日。在这场战役中,英法联军合力打败了德意志帝国军。
第二次马恩河战役(Second Battle of the Marne)或称雷姆斯战役(Battle of Reims)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战线发生于1918年7月15日至8月6日的战役,是西方战线中德军最后一次发动大规模攻击的战役。因为由法国军队领导的联盟军队反击,制服了德军,而德军遭受严重的伤亡。
会战评价
一、德皇威廉二世指派小毛奇接任参谋总长,如果只是基于年青时期的朋友,而没有考量到他的才能与军事素养,那么就是过于滥情与草率。就后世史家及军事战略学者所评,小毛奇除了蒙其叔父老毛奇的福荫外,他长年在德皇身边,倍受重视,深体德皇之意。且他与皇亲国戚的关系非常融洽,获得德皇的信任与王公大臣们的喜爱,他自知难以担任此重任,但德皇却当面应允“战时我会代而行之”的话语。在不谙军事之下,施利芬计划就是他的救急仙丹,以不变应万变。
二、大战之前情势并非有全面燎原之势,任谁都没有想到一个旧时代的民族情绪发泄,会引爆世界性的大战;奥塞两国若直接谈判,不要假以民族认同扩大情绪,不要以联盟的形式介入,或许可以用战争的另一种方式来解决这项“情绪性事件”,其中比较显著的事例与漫延,却逐步走向战争,变质为民族战争,全国民的战争。
三、普法战争后,毛奇率兵入巴黎城,迫法国割让亚洛两州,种下德法世仇;期间法主动亲近俄国,两国关系紧密,共同的敌人就是德国,史利芬认为日耳曼必须两方面同时作战,他认为只有实施内线作战与国内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迅速的机动与战力击败法、俄。他的作战关键就是“东守西攻”,因为法国是危害最大的敌人,而俄国国力虽强,但可藉地障予以拖缓,这是处在强邻与地缘居中不利态势下的战略作为,史利芬的杰作,纯就军事言,堪称完美,但1914年的变化与1905年相较,可以说完全不一样,三国协约已经形成,法国的民心士气及英国的从中拨弄,怎可纯就军事战略来考量的,况且,俄国的“巴尔干联盟”主要的就是要排除日耳曼族的高涨,这些可能是史利芬生前无法预料,而小毛奇也未加重视的事。
四、小毛奇修改了施利芬计划,从西线兵力部署的7:1改为3:1,就隐然有维护皇太子及王公大臣们作战胜利的考量,小毛奇是否能体会史利芬计划的精髓,后人不知道,如果以德军的机动战力,纵然是3:1,应该可以达成从右翼攻略法国的目的,(这可以从鲁登道夫攻略列日要塞证明),但错在抽调兵力到东线(事实上,两个军也没有到达),及皇太子及王公大臣们完全不明瞭史利芬计划的旨趣,要他们拒守诱敌,他们却要加强兵力,主动发动攻势,抢占战功,完全破坏了作战计划的精神,小毛奇在无法了解前线及紧缰统制下,指挥官不解参谋本部,上下无法通联,战机尽失,一错再错。
-
上一篇: 营口坠龙之谜
-
下一篇: 日本如月车站灵异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