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道在佛教是什么意思
无间道即无间地狱,来源于《涅盘经》第十九卷“佛曰: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也是《法华经》、《俱舍论》、《玄应音义》等佛经里“avicinar aka”的新译,旧译为“阿鼻地狱”,是佛经故事中八大地狱中最苦的一个,也是民间所谓十八层地狱中最底的那一层。另有影视作品以此为名。(刘伟强电影《无间道》)
基本信息
无间在佛家中说,十八层地狱的无间地狱,梵名Avici,音译作阿鼻;为八热地狱之第八,为最苦处。位于南胆部洲(即阎浮提)之地下二万由旬处,深广亦二万由旬,坠此地狱之有情,受苦无间断。凡造五逆罪(即:杀母、杀父、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等)之一者,死后必坠于此。
「无间道」为四道之一。四道是指断除烦恼、证得真理的四种过程;依此可证得涅盘果,为一切佛教修习方法之慨括。四道:
1.加行道(又称方便道)--于无间道之前,为求断除烦恼,而行准备的修行。
2.无间道(又称无碍道)--直接断除烦恼的修行,由此可无间隔地进入解脱道。
3.解脱道--已自烦恼中解脱,证得真理,获得解脱的修行。
4.胜进道(又称胜道)--于解脱之后,更进一步行其余之殊胜行,而全然完成解脱;或满足断惑,而作观察的修行。
其中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载,无间(即阿鼻地狱)以「五事业感」,故称之。「无间」之义有五:
1.趣果无间--命终之后,直接坠此狱中,无有间隔。
2.受苦无间--一坠此狱,直至罪毕出狱,其间所受之苦无有间断。
3.时无间--一劫之间,相续而无间断。
4.命无间--一劫之间,寿命无间断。
5.身形无间--地狱纵横八万四千由旬,身形遍满其中而无间隙。
佛经依据
《长阿含经》卷十九八大地狱之第八。音译阿鼻或阿鼻旨。依佛典所载,此地狱位于阎浮提地下二万由旬处,堕此地狱之有情,受苦之状,在《长阿含经》卷十九有详细描述:
云何名无间地狱?其诸狱卒捉彼罪人,剥其皮从足至顶,即以其皮缠罪人身,着火车轮疾驾火车,辗热铁地周行往返,身体碎烂皮肉堕落,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为无间地狱。复次无间大地狱有大铁城,其城四面有大火起,(中略)罪人在中,东西驰走,烧炙其身,皮肉焦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中略)其中罪人举目所见,但见恶色;耳有所闻,但闻恶声;鼻有所闻,但闻臭恶;身有所触,但触苦痛;意有所念,但念恶法。又其罪人,弹指之顷无不苦时,故名无间地狱。
《俱舍论》
卷十一则仅说二义,即(1)于其中受苦无间;(2)于其中无乐间苦,故名无间。
卷二十五(大二九·一三二上):无间道者,谓此能断所应断障。
《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摘录)
问∶如说能取无间地狱果,何故名无间地狱耶?答∶此假立名,假立相,不必如名悉有其义。又此地狱,亦名无间,亦名热铁猛焰炽然攒射支体,亦名常于六触处门受诸苦恼,亦名自受业所招苦。复有说者,以于此中,无间无隙,故名无间。
问∶余地狱中,为有歌舞及饮食等喜乐事耶?答∶余地狱中,虽无异熟喜乐,而有等流喜乐。如施设论说∶等活地狱,有时有分,凉风暂吹。或闻如是音声唱言∶等活等活。时彼有情,忽然还活。肢节血肉,平复如本,暂生喜乐。无间地狱,无如是事,故名无间。复有说者,生彼有情,其数甚多,无间无隙,故名无间。此说不然,所以者何?上品恶行,生彼地狱。世间有情,不皆能起上品恶行。如要修习上品妙行,方生有顶。世间有情,不皆能起上品妙行,是故生有顶者少。生无间者,亦尔。故彼非说。问∶若尔,云何名无间?答∶依异熟果,说名无间。以诸有情,造大恶业,生彼地狱,得广大身。一一身形,悉皆广大。遍彼多处,中无间隙,故名无间。
其他依据
梵语a^nantarya-ma^rga,巴利语a^nantarika-magga。指开始断除所应断除之烦恼,而不为烦恼所障碍之修行,由此可无间隔地进入解脱道。又作无碍道。四道之一。乃正断除烦恼之位,生起于加行道之后,而在解脱道之前。
凡烦恼皆于无间道断除之,于见道十五心中,八忍皆属于无间道。又修道所断之惑,于九地各有九品,故能治之无间道亦各有九品。其中,断除有顶地第九品惑之最后无间道,称为金刚喻定。无间道通于有漏、无漏,然唯有顶之断惑属于无漏,而不通于有漏。又于有漏之六行观,缘‘上地’之诸有漏法,观静、妙、离等三行相之一,称为解脱道;缘‘下地’之诸有漏法,观粗、苦、障等三行相之一,称为无间道。无间道以断惑(断烦恼之种子)为目的,解脱道以证得真理为目的,因无间道之断惑仍残留习气,至解脱道时,舍此而证寂灭之理,此称为无间道断、解脱道舍证。又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二,于说明了相等七种作意与四道之相摄中,以远离、加行究竟果等二作意摄于无间道中。〔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俱舍论卷二十三、顺正理论卷六十三、成唯识论卷九〕(参阅‘六行观’1263、‘四道’1789)
另释:
无间道乃言为权力、生存、金钱而互相出卖、互相争斗,立于黑白两道之间。
-
上一篇: 古诗该怎么读
-
下一篇: 黎巴嫩的通用货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