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3月7日:徐冠仁出生
徐冠仁(1914.3.7—2004.2.18),著名核农学家。江苏省南通县人。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艺系。1950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曾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农学及植物遗传系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兼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农业物理气象系主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代主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顾问,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荣誉理事长,《原子能农业应用》、《核农学报》主编。
人物简介
徐冠仁,1914年3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县的一个教师家庭。父亲徐由白曾任南通师范学校数学教师,因家境清贫,8岁才入学。但他学习刻苦努力,1930年在南通学院附属农科高中毕业,升入南通学院农科。后转入国立中央大学农艺系,于1934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因学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并从事水稻遗传研究。他和他的同班同学蔡旭、俞启葆都是当时从事稻、麦、棉研究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徐冠仁撰写的《水稻植物性状遗传研究》、《水稻抽穗期遗传研究》和《不同类型水稻杂交、不孕性遗传研究》在《印度遗传育种》杂志上发表,曾获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他编写的《稻作学》教材在当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1946年徐冠仁接受明尼苏达大学的奖学金赴美留学,主攻遗传学,辅修植物学,同时兼职任教。
他的博士论文《正常玉米与矮生玉米生长发育的比较研究》对杂交种优势的产生与表达提出了新的观点,为H.K.海斯博士专著《玉米杂种优势》一书所引用。1950年获博士学位。随后被推荐为美国西格马赛科学荣誉学会会员,留在明尼苏达大学农学及植物遗传学系当研究员,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子能和平利用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徐冠仁采用热中子和X射线处理小麦种子,得到抗秆锈病突变体,为抗病育种指出了新的途径,受到国际育种界的重视,其论文刊登在《第一届国际原子能和平利用会议论文集》第12卷60—62页。他的名字被列入联合国1954年印发的《世界小麦育种家和育种站名录》中。
1956年,徐冠仁放弃在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和夫人黄小玲(明尼苏达大学园艺学硕士)携幼子转道日本回国。他怀着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勤奋工作,致力于开创我国原子能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和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核农学的创始人
徐冠仁早期从事水稻性状遗传、不同类型水稻杂交和不孕性遗传的研究,曾获自然科学论文奖。在美国期间研究了玉米杂种优势的产生与表达并提出了新的观点,采用热中子和X-射线处理小麦并得到抗秆锈病突变种,为当时抗病育种指出新途径,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1956年回国后,致力于核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创建中国第一个原子能农业利用的研究机构,发起并组建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创办《核农学报》、《核农学通报》。利用小麦单缺体改组遗传结构及利用辐射诱发遗传变异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推动全国杂种优势利用、辐射育种及染色体工程的发展,推动核技术在大农业上的应用。
主要著作有《利用雄性不育系选育杂交高粱》、《核科学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植物诱变育种》和《核农学导论》等。
徐冠仁,著名的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和原子能农学家,中国核农学的创始人。他首先将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引入我国,培育出第一个高粱不育系和“原新1号”等优良组合,为我国高粱杂种优势利用做出重要贡献;倡导辐射诱发与杂交相结合,在多种作物上选育出用于大面积生产的新品种,使我国辐射育种技术走在世界前列;提倡利用湖泊水面悬浮栽培水稻等作物研究,初见成效。
-
上一篇: 1274年3月7日:托马斯·阿奎纳逝世
-
下一篇: 2009年3月7日:吴养木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