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李鸿章出访德国和俾斯麦
李鸿章出访欧美,到了德国,拜访了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被誉为“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见到了真正的俾斯麦,必然有着各种各样的交流。同时,同为宰相级人物,李鸿章亦有向俾斯麦求教之处。求教之中亦不免抱怨。
李鸿章问俾斯麦:“作为大臣,想为国家尽力所能及之事。整个朝廷百官的意见却与自己不相符,百般掣肘。在这种时候想实践自己的志向,有什么办法吗?”
俾斯麦回答:“关键在于得到君王的信任与支持,只要得到君王的支持,事情就容易办了。”
李鸿章问:“假如有这样一位大臣,他效忠的君王耳根软,谁说的话他都听。君王身边的人借此常狐假虎威,作威作福,搅乱大局。如果面临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俾斯麦回答:“这位大臣如果以至诚之心为国家着想,想必君王不会不理解。如果君王是位幼主,权力控制在妇人手里,那就无可奈何了。”
李鸿章与俾斯麦当时的这段对话赫然出现在西方的报纸上,东方的华文报纸因为内容敏感,都不敢直接翻译或刊登。可见这段对话内容的敏感性。
纵观李鸿章平定洪杨之乱后,取代曾国藩入主朝政数十年间的种种努力。诸如,洋务运动中创建海军,修建电报铁路,主持外交工作等等。或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等,无一不受非议,无一不受掣肘。
不仅顽固守旧派势力百般阻挠,就连帝师翁同龢出于个人私怨,而对他处处打压牵制。维新变法期间,康、梁等人亦视李鸿章为太后私人而加以排斥。
甲午战争之前,光绪帝主战,翁同龢主战,满朝文武主战之声甚嚣尘上,李鸿章了解日本,不同意战。庚子期间,老太后脑子一进水,以中国一国之力单方面向十几个国家宣战,引得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太后仓皇西逃。结果战争败了,李鸿章不仅得担责任,还得为小皇帝、老太后擦屁股,忍辱负重,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虽然李鸿章拜访俾斯麦期间还未到八国联军侵华之时。但是,甲午战争刚过,光是回想一路走来之磕磕碰碰,满肚子苦水亦是正常。俾斯麦则目光如炬,对此看得十分透彻,才会说出那样的观点来。
纵观历史,商鞅因为遇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才能成功变法。赵武灵王因为自己是一世雄主,才能力行胡服骑身。俾斯麦能成功统一德国,亦离不开威廉一世全力支持。
李鸿章所面对的则是不谙人情世故、血气方刚的小皇帝,加上目光短浅、自私自利、权欲极强的老太后。要想在这样的条件下,革故鼎新,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根本不不可能!
-
上一篇: 王羲之练字墨池的故事
-
下一篇: 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