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文化

热巴舞有什么特征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热巴舞是一种由鼓钹(单钹)、锣伴奏的集体大型歌舞,技巧性较强,初时舞姿轻捷,高潮时感情奔放,动作粗犷有力。

跳热巴舞的原意是为了求佛保佑村寨平安、六畜兴旺和禳灾、祈丰收。唱、舞、器乐、服装等方面的艺人需经事前长时间的培养、训练,方能参加。

热巴舞共分12段,每跳一段前先念一段词,大意是颂扬天地日月、山川河流、菩萨等。所演节目最少不能少于九个节目:《颂天地,拜四方》、《太阳、月亮、星星》、《鼓声传扬,四方平安》、《神佛与我们同歌舞》、《吉友、迷拉师徒斗法》、《乌鸦吹大话》、《吉友,迷拉下神山》、《英雄尼布里战胜恶魔独尼阿巴》、《送神佛、贵宾》。

热巴中的舞蹈,为了吸引观众,讲究舞姿的优美,编排难度高的动作,象古代的百戏带有杂技、武术等艺技。舞时,男女人数相等,由领舞人扮主要角色。在铃鼓声中,通过跳、转、翻动作,圆好场地,招来观众,然后男女演员上场。表演中,男摇铜铃女敲,伴随着鼓点,应节奏而舞。舞者腰间短裙状的用羊毛或牛毛编织的染有三色或五色的辫条,随着各种强劲有力的高难度动作,裙条飘起,刚中现柔,潇洒自如。

表演者很讲究单腿旋转和各类蹦子、串身翻等动作,如女子"带鼓平转","猫跳翻身"、"正反转"、"高低击鼓"等,变化多端,情绪灼热。男子的技巧表演更扣人心弦,它充分表现了藏族人民纯情朴实、热情开朗、坚强的英雄气质。如表现动物形态的"兔子跳",或"扭身跳",或"滚毛",或"走矮子",表现技巧和技艺的"磨盘腿",或"单腿挎转",或"摇铃蹲转",或作"躺身蹦子";表现嬉戏与体育竞技的"摔跤角斗","乌龟爬沙"、"堆罗汉"、"滚壶坛"。

表现气功内容的"尖刀刺腹"、"夹刀旋转"、"滚牛角尖"等动作。热巴舞风格技巧熟练精当,节奏激烈紧张,表情丰富,情绪奔放,粗矿豪迈,英武豪放,特点稳重大方,舞姿优美多变,整套节目,包括哑剧、杂技、气功等成分,形成了成套的演出程式,尤其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既能娱乐,又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

铃鼓是热巴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九种鼓点,根据鼓点节奏的不同来表演舞蹈。在表演中,男持铜铃,女执手鼓(因而热巴舞又名"铃鼓舞"),绕圈走动,翩翩起舞。铃鼓声节节奏鲜明,随着曲调和情感的变化或高或低,或急或缓。节奏徐缓,铃鼓间响,清声幽远,似深箐山溪,原野牧铃铛;节奏急促,钹鼓齐鸣,轰轰烈烈,像急流奔涌,高山雪崩。进入高潮,舞蹈动作址分强烈,男子仿佛雄鹰一般单腿跨转,腾跃飞旋,女子一手拿弓鼓槌,高举头顶,转翻身子欢舞,犹如孔雀开屏。

舞蹈动作选用弦子、锅庄舞步的同时,吸收了杂技表演的一些技巧动作,比较精彩的有"躺身平转"、"躺身小蹦子"、"前后甩腰"、"跨腿原地转"、"躺身大蹦子"等。

热巴舞的队形变化多而且十分复杂,除圆圈外,还有"龙摆尾"、"双插花",舞姿优美,节奏鲜明,手和脚为顺脚,重在腿部动作的变化。时而如同走"八卦阵",时而像数条青龙在飞舞、交缠、并肩盘圆圈。

队形虽复杂多变,但近百人的业余演员却能做到整齐划一、有条不紊地演出。其气势之宏大,情绪之热烈让人叹为观止,谁要是能一饱眼福,定会叹服不已,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