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又称什么节

时间:2019-08-06 08:44:3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八月十五又称什么节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月十五又称什么节,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月十五又称什么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八月十五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2013年的八月十五是:2013年9月19日。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八月十五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八月十五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月十五的由来与传说:

  八月十五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

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八月十五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的来历

  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到了中秋佳节时。说起中秋节的来历,很多人都不清楚。古人每个季节都有孟、仲、季三个时间段,这跟我们现在的说法是不一样的。分别把每个季节分为前中后三个时间段,而每年的秋天也分为三个时间段,而每年的农历8月15日,正是属于秋天的中间时间段,所以,自然就叫中秋节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们喜欢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他们自己的快乐。有的地方喜欢吃月饼,有的地方喜欢吃柚子,有的地方喜欢一起赏月,有的地方喜欢吃团圆饭,总之,他们以各种方式来表达家人的团圆。特别是赏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在外的游子们此时的心情多时感慨万千的,当他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皎皎明月,自然而然会想念家人团聚,他们多是用着朗朗明月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

  中秋节旅游好去处

  大理洱海

  特色:泛舟洱海对月当歌

  中秋佳节,在洱海中泛舟赏月是一种极好的享受。洱海湖水清澈见底,碧波盈盈的湖水仿佛是一滴滴从玉白菜的心底沁涌出来的玉液,与迷蒙的天光、幻变的云彩、皎洁的月亮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令人陶醉。

  苍山雪、洱海月、上关花、下关风,是大理独有的四大景色,每个景色都有一段流传千年的传说故事。

  仰望天空,玉镜高悬,俯视湖面,万顷银涛,一轮明晃晃的月亮随波飘荡,极富诗情画意。在洁白无瑕的月色衬托下,帅哥“阿鹏”们引吭高歌,美女“金花”们低声吟唱,一阵阵引人遐想的歌声随着一圈圈荡漾的波光传向遥远的'另一方……这是白族年轻人庆祝中秋的传统习俗,他们对月当歌,用自己过人的歌喉,赢得恋人的欢心,也赢得了旁听者的声声称赞。

  西藏林芝

  特色:高原月藏域情

  凭借天然的地理优势,青藏高原无疑是距离天空最近的国内绝佳赏月地点。中秋将至,不妨前往素有“高原小江南”美誉的西藏林芝,参加藏族风情篝火晚会,领略雅鲁藏布江边最美月光,感受别样精彩的中秋之夜。另外,9月15日前后,林芝开始进入秋色正浓的黄金50天,此时入藏最适宜。

  林芝的月光既不温柔也不幽凉,而是雄浑矫健地洒在高原的每一寸土地上,给人一种孤芳自赏的美感。熠熠生辉的月色仿佛是一枚“照明灯”,将远处的雪山照耀得晶莹剔透、清澈透明,令人感到高原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纯净洁白。中秋之夜,大家可以围坐在餐桌旁,品尝由名厨精心制作的香帕拉藏餐,烤藏香猪、松茸煎饼、人参果炒饭、酥油人参果等等美食让人大快朵颐。晚餐过后,中秋晚会的熊熊篝火在空旷的草地点燃了,温暖了身在异乡的游子之心。大家手牵手,跳起了欢快的锅庄,唱起了高昂的藏歌,向远方的亲人们送去绵绵不断的思念与祝福。

  不同地区过中秋节的习俗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八月十五又称什么节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