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跨专业考研你想清楚了吗?
考研,你是选择本专业备战,还是决定突破自我,寻找新的出路?要知道,跨专业考研面对四大障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跨专业资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跨专业考研情况分析
一、专业基础归零
这几乎是所有“三跨生”的通病,因为考生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学科领域,常言道“隔行如隔山”,本来专业基础薄弱,再加上同有四年专业经验的本专业考生竞争,其难度可想而知。
特别是对跨学科的考生:从文科跨到理科的难度是最大的,因为理工科考研中,数学是很多文科同学迈不过去的一个坎。从理科跨到文科也不容易,因为长期的理工科学习形成的思维方式和文科有很大不同,考生要在复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角色的转变。
建议跨专业的考生:一定要提早复习专业课,千万不要临时抱佛脚。
最新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和指定教材一般都在九月份前后发布,在这之前考生可以参考往年的参考书复习。如果不是更换命题组老师或调整专业方向,一般学校的指定参考教材变化不大,即使发生了变化,你已经复习了一段时间,对专业课有所了解,再调整也相对容易。
对于“三跨”考生来说,要在短时间内对一个全新的学科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就要一遍一遍的阅读教材。但是阅读并不是盲目的,必须抓住重点,考生可以参考历年真题,根据出题方向来把握复习重点。此外,可以向本专业的老师和同学请教,必要时可以报个专业课辅导班,他们的辅导很有针对性,有利于我们提高复习效率。
二、信息收集困难
考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场信息战。对于参加考研的朋友来说,收集院校招生信息、考研动态、参考书目、报考时间等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作为“三跨生”,该过程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考研成败。
以专业课为例,很多考生都是通过请目标学校认识的同学帮忙搜集课堂笔记、历年试卷、导师信息等资料,或者通过他们的介绍结识在读研究生,这些过来人的考验心得往往很有借鉴意义,还会告诉你一些导师的命题思路、学术偏好等信息。
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三跨”学生一般不太可能长途跋涉的赶到另外一个省份旁听专业课,这在时间、精力和经济上都存在困难,这样他们在搜集信息这一方面自然处于劣势。另外,很多专业课命题重点、命题思路方面的信息都只在本校报考的考生之间流传,更不会写出帖子发到网上,很难被外省外校的考生了解到。
针对以上状况,考生一定要充分了解目标学校和目标专业的情况,包括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数目、历年报考人数和上线人数、各专业分数线等等。尽可能多的了解相关信息,才能正确的知道自己的备考,集中精力复习核心知识,不至于因为信息闭塞而走了弯路。
在搜集复习资料的过程中,历年专业课的试题也是考生必备的资料,同学们可以去网站及目标院校收集。在此提醒所有的考生在搜集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不盲目,不迷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用的。
三、考研成本高
有的考生为了收集更多目标院校专业的信息,准备在目标院校附近复习,这样固然方便了不少,但是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考生而言,房租问题成为备考过程中的大难,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些房价较高的地区。另一方面,由于跨专业考研,需要收集很多相关专业的资料和信息,购买这些资料的费用也是相当可观的。
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找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复习环境,没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怨天尤人,要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随着网络的发展,各大贴吧、考研辅导网站等关于考研的信息很多,只要你常去逛逛,就会找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还可以买些二手资料,这会为你省去一大笔费用。
四、容易动摇
由于三跨生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很大,难免会产生急躁、不自信、孤独、甚至动摇心理,不少考生不能坚持到最后。比如有的同学在看到报考同一专业的同学复习很有效率,但自己状态不佳时往往心情抑郁、焦虑,进而怀疑自己,萌生退意。
其实,随着复习时间的增加,在对复习效果有一定把握后,这种不自信的心理一般都会有所缓解。有压力是正常的,但是压力过大就应该提醒自己适当的做一些调整了。紧张、焦虑不一定是坏事,往往看考生是如何处理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研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战斗,最大的竞争对手恰恰就是自己,坚持到底战胜了自己,才能打赢这场耐力战。建议考生尽量不要跟考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竞争对手一起自习,因为每个人的都有状态起伏的时期,避免因为别人的进度影响了自己的复习计划。
选择了“三跨”这条路,证明你是个有目标、有理想的勇士,但是这道路上布满了荆棘,唯有坚持下来,才能翻过考研这座山,看见大海。
附加:考研资料收集方法
我们在搜集资料的时候先要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该学校有没有指定的初试书目?有的话指定了哪些书目?出题老师有没有哪些比较偏好的板块?我们在弄清楚以上问题之后,在把得到的结果做一番总结,整理好之后,带着这些答案去寻找资料,这样会提高你的效率。
关于情报的搜集渠道无非以下两种:
网络
现在是网络时代,做好多事情感觉都离不开网络,我们在查找考研资料的时候也是如此。网络上的资源巨大而丰富。大家往往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些比较很有用的文章或者网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把它们加入收藏夹以备不时之需。
考研最重要的就是要消息灵通,闭塞的消息会让你错过很多有分量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我们平时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埋头苦学,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保持自己消息的及时性,即使自己获得的信息不是第一手的,那也不能是过时过气的。
大家平时还可以多逛一逛相关的网站,很多研友都在里面提出疑问分享经验,如果你有什么想知道的不妨跟研友们多交流。如果你心中有了目标院校的话,你可以去那个学校的贴吧转转,提前感受下学校的氛围,也许还能遇到热心靠谱的研究生学长,直接从他们那获得的消息可能对你更有帮助啊。
前辈
除了网络资源以外,学长学姐这些前辈也是很好的“渠道”。相比较之下,他们会有很多经验,包括哪位老师的偏好是什么他们都会比你了解,他们会给你指出了一条光明的复习道路。如果你是异地考生,你可以选择在学校的贴吧去认识一些学姐和学长,不要认为他们很高冷,其实他们很乐意去帮助你们。特别是那种刚刚考研胜利的前辈,他们还沉浸在考研成功的喜悦当中,心里会很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
此外,一些同学已经不仅确定了院校,还知道了哪些导师每年出院校的考研试题,如果这样的话,同学们还要弄到导师在该专业上的期刊文章和出版物,把各个导师在专业课上的出版物尽量买全,对把握出题思路非常有用。
跨专业考研的要求
一、专业是否限制
有的专业不接受跨专业考研的考生,不是因为专业歧视,而是由于该专业专业性很强,跨专业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等。比如中国医科大学就不允许非临床专业报考临床专业,即使本校也不可以。
二、是否需要基础
有一部分专业是可以接收跨专业考生的,但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否则难以考上研,即使侥幸考上,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也会是一场噩梦,这样跨专业考研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
三、是否需要加试
跨专业考研加试只是针对同等学力的考生。本科考研是不需要加试的,只要有本科证就可以正常参加初试、复试。初试科目以各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一般只要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均不用加试。但是考上后有的学校要求跨专业考生必须补选一定学分的专业基础课程。
四、地域是否有限制
是否跨专业考研就只能考本地的学校,而不能考外地的学校呢?答案是否定的,考生可以跨地区考研,并且也可以换一所学校,不一定要与本科是一所学校,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的考生就是俗称的三跨专业考生,只不过是相对于一般性的难度稍微大一些,政策上是允许的。
五、分数线是否不同
有考生会疑问,是不是因为我是跨专业的考生,分数线就会和别人不一样呢。分数线都是一样的,不会说由于你原来没有学过,就对你放低要求,也不会歧视你的没有基础就对你提高分数吗,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遵从的分数线都是一样的。
跨专业考研复习技巧
一、查阅去年报考相关资料
比如学校报考专业的考试大纲,考试科目。目的是全面系统地了解教材结构、内容,形成初步知识框架、整体印象。
复习的第一步并不是看书,而是找齐参考书目以及其他所需的各种资料,搜集各方面的有用信息。最便捷的途经就是上网,比如在自己想报考的院校网站上,可以了解到参考书目和考试范围;在站及其论坛发贴请教一下经验丰富的过来人,可以在准备时更有方向。当然最直接的方式是去找以前考上的学兄学姐,他们对备考的全过程有切身的体会和经验,相信会给予我最有益的忠告。
二、怎么过第一遍专业课知识
以指定参考书为主,不必看其他书籍。看书以理解为主,不必纠缠于细节,将不懂的知识点做上记号,在下阶段复习过
程中一一解决。系统的复习是一个把专业课教材读薄、读厚、再读薄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对第一阶段的专业课的复习与政治不一样,这一阶段主要是细而全。一定要精读教材,即使你对某一部分的内容不感兴趣,也要告诉自己慢慢读,一定要明确该部分的含义和说明的问题。精读教材可以使你在遇到陌生或较偏的问题时候不会感到紧张或不知所措,从而不至于大量失分。
在精读教材的同时要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可以适当关注一些最新的理论动态和一些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可以查找相应的资料辅助理解和记忆,可以有意识地借鉴别人的观点,从而拓宽自己的思路。在整理教材时可以根据需要作一些笔记摘要,实践证明作笔记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可以把笔记和教材互相结合着看,这样有助于各个知识点的系统化记忆。
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研的考生,一定要多读相关的资料,深入了解所报考专业的学科背景,不断加强对专业课的理解程度。
专业课与公共课比较起来有几个不同:内容没有公共课那么多;理解的要更深入一些;考的都是重大知识点;复习时主要是围绕指定参考书。因此在复习时,要注重理解,把握重点。
跨专业考研复习攻略
专业课复习时间
专业课的复习时间要由自己来平衡,基础较好的同学复习时间可能会短些,而基础弱的同学时间则要长些。一般而言,专业课复习至少要有3个月的复习时间。
一门学科虽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理解透彻,但是在短时间内经过高强度的复习和科学的指导,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这就需要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要到位。
专业课复习资料
首先我们谈谈考试资料的选择。不同的学校考试难度和风格不一样,所以考试的资料难以统一,但有一些基本的教材,一般是本学科创始人、及另学科有突破性发展的重要人物的著作,这些学科重要人物所著的基本原理通常能够帮助你建起一个学科构架,理清整体脉络。之后的复习只要填充、完善你的知识体系就可以了。
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必需的备考资料:报考学校的指定书目(必备);历年真题;所报考学校出题老师的课堂笔记或自己编写的教材;其他辅导教材或经典教材。
专业课复习思路
专业课的复习首先是要以指定的教材为主,要熟练掌握指定书目的内容。看书的时候绝不能放松基础知识,也要重视难点。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条件下,争取阅读相关层次不同版本的教材,以扩大知识面,加深自己的理解能力。
要研究历年的试题,找出考题的大致范围,结合考试题目,选择难易程度、知识面相符的复习资料。
专业课复习方法
首先,选择一本难度适宜、内容全面、与考试相关度最大的教材作为主要复习教材。开始时可以把书较详细地看一遍,熟悉内容。第二步,结合考试题目的深度,把每章每节仔细研读,再把每个问题弄清楚,并强化理解和记忆,把教材吃透。第三步,通读不同版本、比较优秀的同类教材。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着重点各不相同。第四步,建立自己的理解框架,把一门学科的理论内容融进自己的框架里。学会自己阐述你所选择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
要记住,"熟能生巧"。如果你拿起题目不知道怎么做,或者觉得很模糊,那就是你对知识不够熟悉,你还需要回头多看几遍书。
跨专业考生往往把一腔热情放在专业课上,无意中就偏废了公共课,等发觉时间紧迫的时候,回头一看基础课落下一大截,这就大大影响冲刺阶段复习效果及考试的信心。
公共课要有一定把握,才可能跨专业考研,否则到关键时刻就会感到分身乏术。所以在主攻专业课时,公共课也不能放松。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的分配一下时间。譬如利用零碎的时间去复习英语的单词。政治也一样,最好报一个秋季班,几个月下来,有老师领着复习要比自己摸索更有效率,大致的知识脉络也会清晰一些。每天分别花两到三个小时在英语政治上,只要坚持就会看到成果。
复习最后阶段有两件事要做:
一是要尝试研究历年试题,自己划重点;
二是为考试做准备,掌握专业答题习惯。考试的时候一定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的付出、要肯定自己的成绩。跨专业考生,虽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有更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