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后,各家闭门守岁,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边,拉家常,聊未来,谈天说地,一直聊到五更天明,迎来新岁。人们在辞旧迎新的除夕,以通宵不寐的形式守候新年的到来,称为“守岁”。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晋朝人周处写的《风土记》,他在说到蜀地年俗时说,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这是现今看到关于守岁习俗的最早记载。但这时守岁似乎还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后,守岁成为全国的共同年俗。唐朝有不少咏唱守岁的诗篇,杜甫《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唐太宗也有《守岁》诗为证,“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这种欢乐度岁的场面在宋代依然,“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苏轼《守岁》)。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除夕》中记载当时都城开封:“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明清以来守岁的习俗依然热闹而有趣味,家人团坐是守岁的主要形式。明代北京人“聚坐食饮”,人们一直坐到天明。清代北京人“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守岁的目的是祈求长命。因为是整晚不睡,人们要打起精神强坐,所以在北方俗语中称为“熬年”。民间为了阻止人们除夕睡觉,还形成了一种禁忌,说如果这晚睡觉,第二年身体就不好。
守岁是为了强固身体,延年益寿。在古代守岁还是为父母或老人祈寿的重要方式,因此一般人都坚持守岁。如今守岁习俗还很普遍,不过人们大都不守到天明,而是在零点新年钟声之后,才上床休息。从古迄今人们一直将守岁作为辞旧迎新的重要过程。守岁是对旧岁的辞别与对新年的守望。守岁民俗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岁火与灯烛。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即使再节约的人,除夕也要在庭院、屋中燃起岁火,点亮灯烛,为家人守岁祈福。其中大年夜的岁火十分重要,岁火,也叫燎火,旺火,松盆,年火蔸,它起源于古代驱邪的需要。民间曾经流传着年兽的说法,说有一个名叫“年”的怪兽,经常在除夕夜出来吃人。人们防止它的侵害,就紧关大门,同时因为年兽害怕红色的灯火,所以人们在门口挂上红灯笼,在庭院点燃红红的火焰,这样就保证了家人的安全。这则民间传说有着隐秘的文化含义,它其实是古代先民对过渡时间的一种看法,表达了人们在时间变换中的紧张与不安定的感觉。在漆黑的大晦之夜,人们以热闹的灯火驱走黑暗,迎接新年黎明的到来。后来除夕守岁烧火点灯成为除夕守岁的重要景观。民间向有“三十的火,十五的灯”的俗谚。
南朝荆楚地方此时“爆竹、燃草”以避山鬼。隋唐守岁燎火兴旺,成为太平盛世的点缀。《太平广记》曾记述了一则隋唐宫廷除夜庭燎的奢华场景:据说唐太宗为了显示大唐的富足安乐,在除夜盛饰宫廷,“设庭燎于阶下,其明如
昼”。唐太宗邀请隋炀帝的萧皇后一起观看,并问这跟隋朝比,哪个场面更气派。萧皇后说:隋主每到除夜,在宫廷各院中,设火山数十座,都用沉香木,每一火山烧数车沉香木。当火焰稍暗时,就以油浇火,火焰腾起数丈高。油与沉香的香味飘到数十里外。一晚上烧沉香两百车,烧油两百石。而太宗殿前烧的是普通柴木,只觉得烟气熏人,并不觉得奢华。由此可见,当时宫廷守岁的排场。民间虽然没有宫廷奢华,但因燎火带来了更多的快乐。人们在年前就准备岁火的柴禾,“拾樵供岁火,帖牖作春书”(张子容《除日》)张说诗记楚地岳州守岁情景:“除夜清樽满,寒庭燎火多。舞衣连臂舞,醉坐合声歌。”西北秦中同样燎火祝岁,“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储光羲《秦中守岁》)。这种燎火的形式一直延续。明清时期称为“烧松盆”,明代北京人三十夜,用松柏枝与柴杂烧于庭院中,以祈福助兴。杭州曾是宋室南迁的都城,它的岁时文化融合南北,明代杭州仍然是著名的游赏地。除夕夜杭州烧松盆的景象非同寻常,架起齐屋高的松柴,举火焚之,“烟焰烛天,烂如霞布”。对于杭州除夕岁火的景象,明人高濂在《冬时幽赏》“除夕登吴山看松盆”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斯时,抱幽趣者,登吴山高旷,就南北望之,红光万道,炎焰火云,巷巷分歧,光为界隔,聒耳声喧,震腾远近,触目星丸,错落上下,此景是大奇观。” 清代苏州乡农人家除夕夜在门首架松柴,呈井字形,齐屋高,然后举火焚之,以火焰高为吉。传统年节中也有“燃草”迎年的,陕西合阳新年凌晨在院中“焚草爆竹”,以接天神。当代河北蔚县年前在小院中央就准备了一捆易于燃烧的柴禾、玉米秸秆等,旺火是在新年爆竹之后点燃,一家人要围着火堆争相烤火,人们认为,如果身体有哪个地方不舒服,烤烤旺火病就会好。“点旺火”,也叫“点照天草”。据说,每年正月初一早晨五点钟,就有“九头鸟”绕着天空飞翔,边飞边“滴血”,这血落到哪家中,哪家就不吉利。因此,家家都点起“旺火”,使它见火立刻逃走。而且旺火越早越好。另一种说法是,点旺火可以使家庭发旺。点旺火时,需要上香、烧纸、响炮来敬神,还有人在火中放饺子或馒头用来敬神,人吃了这饺子、馒头就会一年不生病。湖北西部长阳的土家人与江南烧松盆的习俗不大相同,他们过年备一个大树蔸,称为“火主”,足烧一夜有余,旁边还要加柴炭围烧。湖北东部乡村,除夕家家都将火塘烧得旺旺的,家人一宿围炉夜话。半夜饿了,就在炭火旁烤上糍粑。人们还以糍粑受热隆起的情形,预测家中将添丁或添女。在山西产煤区,人们在年节要点“旺火”,旺火以上等煤块垒成佛塔状,中间放置引火的木柴。除夕夜大家各自在门前点起旺火,光焰升腾的旺火代表了主人庆祝祈福的心情。河北邯郸大年有另外一种习俗,就是“烧旺气”,三十的后晌,各家要备几个树疙瘩,初一早起点着,只让其冒烟,不让其着火,从早到晚,青烟袅袅,缭绕不断,通于云天,这就是所谓旺气通天,或叫“烧旺气”,表示今后全家兴旺(张文涛《邯郸民俗录存》)。北京房山在天地爷祠堂前“熰岁”,“熰岁”时,将柏树枝插在香炉上,把干的柏树疙瘩放在天地爷祠堂的地上,用火点燃,不让有火焰,只让冒烟。祈求让天地爷给全家人增寿。现在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过去的石头房、土坯房、茅草房基本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天地爷祠堂也很少见了,但是人们还保持着在原来天地爷祠堂的位置“熰岁”的习俗。这种除夕元旦烧烟通天的做法,隐约地传承着原始祭仪柴祭的意义。旺气与旺火虽然形式不同,但表达的是同样的心情,在新旧时间交接过程中,人们祈求着未来的幸福生活。除夕守岁,除了红红的岁火外,还有“燃灯照岁”的习俗,即大年夜遍燃灯烛。在照明设施匮乏的古代,只有重要节日才会灯光满室。明朝人年三十夜,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谓之“照虚耗”,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守岁娱乐。
大年夜,国人无眠,现代人有春节联欢晚会观赏娱乐,传统社会人们主要是家人围炉夜话。但也有一些助兴与占卜的游戏。最著名的游戏是藏钩,也称藏彄。据说藏钩之戏来源于汉武帝的钩弋夫人,钩弋夫人天生手拳,不能伸开,汉武帝将她娶回宫中。人们后来仿效以为藏钩的游戏。《荆楚岁时记》记载:“岁前,又为藏彄之戏”。藏钩游戏就是众人手中握一物,让对方猜测物在谁手,所藏物件一般是指环之类。对于藏钩之戏的玩法,周处《风土记》中有说明,就是在腊日之后,老人们分成两班,一班传递手中所藏之物,另一班人猜测传于何人之手,以猜测结果定两班胜负。藏钩游戏考验的是双方传物的技巧与察言观色的辨识能力。庾阐《藏彄赋》生动地描绘了这一情形:“钩运掌而潜流,手乘虚而密放。示微迹于可嫌,露疑似之情状”。握钩者以种种假象迷惑猜测者,以此增加游戏的趣味。唐朝时期仍然有藏钩之戏,荆州曾有一善猜藏钩的高人,名叫高映。当时段成式以五十人为一组,高不仅猜对手十中其九,并且知道自己本组藏钩之处。人们怀疑他有啥特别幻术,就去问他,他说也没有啥特殊的手段,只是仔细观察其举止表情,“若察囚视盗也。”(《酉阳杂俎》前集卷六)唐朝不少人也咏唱过藏钩之戏,如李商隐“隔坐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就是其中的佳句。宋代守岁游戏以搏戏为主,“小儿女终夕博戏不寐,谓之‘守岁’。”(《武林旧事》卷三)(图 藏钩游戏)直到现代一些地区的年俗中仍有类似的博戏,如云南鹤庆人过年大家围坐,一起对着篝火唱歌,然后玩抽签、猜数字的游戏。拜年拿了红包,也用铜板来猜单双,赢者得钱。
当代守岁娱乐中,成人大多玩麻将,小孩多打扑克,无论大人小孩,都乐在其中。也有人祈祷灶神,请得出行方位后,抱镜出门,偷听市井中人无意中的说话,以卜来年运程的好坏,称为“听响卜”或“听谶语”。这种抱镜出门“听响卜”的节俗,源于古代的“镜听”,唐朝王建有《镜听词》云:“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宋朝陈元靓《岁时广记》对此记得十分详细。清人褚人获《坚瓠集》说:今听谶者,祷于灶神,将木杓投入锅中,随杓柄所指方向,执镜而往,谓之“响卜”,即过去的“镜听”。这种偷听人声占卜的方式是,以有心听无心,人们对它充满了好奇。蒋心余《镜听》诗对此有生动地描写:“匿影循墙走,寻声倚壁听。何期深夜语,都是十分灵?”清代有这样一则镜听故事:有兄弟二人,将于翌年春应童子试,为了知道自己的前程,先在除夕“镜听”。墙边竖梯一架,登上梯子,可遥听邻家人说话。其兄先登梯,嘱弟不要着急上。弟不得已,在梯下徘徊。邻家正作完佛事,道场散后,一群小儿在佛座旁喧闹。一妇人将献佛的果子准备分给他们,有小儿等不及跳到桌上来抢,妇人大叫:“先上者不得,在下者有之。”兄闻此言,懊丧而下,弟懵懂不知。其后弟弟中试,兄长果真落榜。(《清稗类钞》“迷信类”)这则故事的真假不得而知,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人除夕预测前程的巫术活动。
值得一说的还有年关讨账的习俗,明清人以端午、中秋、除夕为三大节,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也以此三节为三个账目清结日,苏州人称为“三节账”。除夕一节为年终大关节,一年的欠账,此日是最后的追讨日,到了正月就不宜讨要。因此三十夜,要债人络绎不绝,有的甚至在天明后,仍然打着灯笼到人家讨债。三十夜当铺门前质当者云集,不到天明不得关门。蔡云《吴歈》云:“无地堪容避债台,一年积欠一宵催。店门关到质钱铺,还点灯笼走一回。”(顾禄《清嘉录》卷十二)虽然催债的如索命,欠债的也自有躲避、拖延之方。旧时避债者,要么四处躲债,要么就借口应付。所以俗谚有:“年廿七,勿着急;年廿八,我想法;年廿九,有有有;三十不见面,元旦碰面拱拱手。” 据称除夕夜时,有些寺庙通宵演戏祭神,欠债人常躲进寺庙看戏,债主不得进去索债,故称之为“避债戏”;债主若硬要到戏台下找人要债,就会引起公愤,甚至遭群众围殴,自讨没趣。岁末穷人变着法儿躲债,就盼着新年早点到来,一旦进入新年,债主就不能再讨债了,否则对主家不吉利。人们彻夜不眠,为家人老小祈福,等着新年的到来,伴随着新年到来的是天上神仙下降凡间,开始他们与人共处的年度周期。